第21章 第21章-第3/4页





        季知行觉得船舶在水面上的波动与人体在座椅上的活动变化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都有一个压力与反作用力的问题;其次,二者在运动模式上都有起伏不定的特征。

        当然,船舶与人体在运动主观性方面是完全相反的,船舶是因水面波动而被动起伏,人体活动是主动的,座椅接触面才是被动起伏的一方。

        但是,从反向思考的角度来说,仍然具有极大的研究参考价值。

        季知行打开《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的船体绕流数值研究》,这篇论文有78页,主要利用雷诺时均ns方程,对船舶平行中体二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不同情形下流场变化规律。

        “船舶水动力性能研究主要包含兴波阻力、摩擦阻力、黏压助力的阻力性能……”

        嗯,这与人体作用于座椅的混合动能实在太像了。季知行在这行字下面重重地画上横线。

        在看到“流域几何模型”的时候,他眼睛一亮。

        “利用icem进行非结构化网格划分,其通常需要控制边界层的y+值在1左右,经过计算第一层网格厚度为00003m……”

        季知行薅着头发开始沉思,他原来的结构设计是不是该改一下?

        原本他是根据最贴合人体的u型凹型把座椅接触面分为8个支撑区共74项参数进行设计,每个区每项参数必然是紧密相关互相影响的。但凡某个参数因为压力源发生了微末的变化,立即会导致其他参数衍伸出上亿种变化的可能,计算量无比庞大。

        但是如果纵向进行非结构化层次划分,因为边界层的整体性,计算模式几乎是一致的,即使以00001的比例向外扩散十层甚至更多层,运算量比起原先也至少能减少一半!

        看完这篇论文,季知行觉得大受启发。哎!今天怎么就忘了把笔记本带出来呢,不然马上可以用cfd数值仿真技术验证一下。

        犹豫了一会儿,他还是决定继续看论文,这一去一回的太浪费时间了,晚上回宿舍再验证吧。

        赶在午饭前,季知行把《航海模拟中船舶遭遇风暴应急仿真及可视化》《波浪的ns方程数值模拟》看完了,将近200页的论文看得他头昏脑涨,但也很兴奋,都舍不得离开图书馆了。

        不过,人是铁饭是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吃饭是不行的。季知行在食堂匆匆吃完午饭又回到图书馆,下午又啃了两篇论文。

        他在《ns方程计算中耦合转捩自动判断的阻力精确计算方法初探》中学到了如何使用en-数据库转捩判断方法分析边界层的转捩点位置,在《三维低速ns方程的并行计算》中领悟了连续性波面起伏的对流型偏微分方程。

        今天一整天的收获太丰富了,季知行看完论文整理完笔记就立刻收拾东西,迫不及待地要回宿舍跑数据试运行。

        与此同时,论坛里那个“下注”贴被两张照片顶了上来。

        “今天在图书馆遇见季知行了,在看论文呢,看照片!厚厚的一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