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阴谋之夜(六)-第2/3页





        几个连长和老涂不一会就到了营指挥所,许云杰让侦察兵再次把突前侦查的情况和大家复述了一遍。几人听了都是面容焦急,紧张地看着营长,看他有什么决断。许云杰和老涂对视一眼,见老涂向他点了一下头,意思是让他来布置。

        许云杰便把刚才自己思考的方案说出来:

        “刚才我把两次侦查的情况串了一下,我判断,现在走在这后面的日军一定是前面那股日军的技术支援部队。向前那股日军为了急于到沈阳,是轻装急行军的方式开进的。而后面的这股日军很可能是炮兵和重机枪兵部队,可能由于装备多,不便急行军的缘故,被拉下了。只是我还不明白,两支日军之间怎么会拉开这么长的时间。

        现在我想沈阳那边的阻击战很快就要打响了,我们的任务原定是阻击从沈阳退下来的日军。但这么地又从后面来了一股强大的炮兵支援部队,一旦打起来,敌人两面夹击,我们一个营很可能就会前后受敌,陷入被动。

        所以我有两个方案,大家听听,一起合计合计,我们最终该怎么打。”

        32旅经过陈恩亮的整合和训练,许多军官都是新任命的,虽然经验不足,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建立军内民主的制度和习惯。所谓“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德**队的战斗力,还建立在人数众多的参谋军官团的基础上呢,所以说,主官在决策过程中遵循军内民主的原则,可以大大减少决断失误的概率。这不,作为营长,许云杰便开起了这种“诸葛亮会”。他接着说:

        “第一就是,我们的打法不变,还是在此地阻击敌人,管他从哪个方向过来,也不管他去做什么,反正就是不能从这过去。当然,我们要派人和总指挥联系,一是报告这里的情况,二是要援军,减轻我们两面作战的压力。”

        这是个中规中矩的方案,反正只要是日军,我就打,就阻击,拖到沈阳那边解决了先前的日军,再驱兵过来,把两坨敌军分别吃掉。大家觉得这也没什么出奇,便没做赞否表情,静静等待他说第二个方案。

        “我的第二个方案就是,兵分两路,此地只留一个连加两个机炮连执行原定的阻击任务。从这儿分出两个连和无坐力炮排,向来敌方向潜行,趁敌人还在行军状态,突袭他们。我们就用在辽西对抗12旅时的打黄羊战法,趁敌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分群多路攻击,分割歼灭他们。

        我算过兵力对比,敌人是炮兵居多,夜间突击战术肯定不如我们精熟,再加上我们的自动武器多,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打垮这股日军,解决我们这里两面受敌的问题。”

        看得出,许云杰是倾向于后一种方案,所以对方案的预测就多说了一些。几个连长和老涂都是统带部的士官和下层军官出身,原来的级别虽低,但实战经验倒不少。大家一听许云杰的第二个方案,顿时有些兴奋起来,不为别的,在辽西突袭12旅的那场夜战,至今他们都记忆犹新,那可是打的巧仗,效果好不说,还刺激地很。

        四连长乔万新是个爱动脑子的军官,抢先发表意见:“我同意营长的第二方案,这种夜战环境下的短促突击是我们精心训练的战术,算是看家本领了。而且,敌人如果是以炮兵为主,那可是远程打击兵力。一旦我们照原计划和他们打起阵地战来,他们完全可以依托炮火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杀伤。等他们把我们轰得七零八落了,如果沈阳的日军回窜过来,我们的阵地就危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