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人心的是能定住的
三景23:02:47
人心能定的住
三景23:02:52
好好求道修道
南明23:02:59
这个昨天没说
松琴23:03:07
那唠唠
南明23:03:13
昨天要说的是受戒的目的
南明23:03:50
戒律简单讲就是通过规范行为,收缚杂念
南明23:04:13
比如饮食清淡,这就是在规避让你习惯少口腹之欲
南明23:04:30
不近女色是去的****
南明23:04:58
是通过阻隔,再修行的过程中不坠入欲
南明23:05:13
这种如果功夫不到家就会崩塌的很彻底
南明23:05:54
佛教的人最讲戒律,但是一样,尝到甜头那个自控力还不如普通人
南明23:06:04
全真也很讲戒律
南明23:06:14
白云观的事人尽皆知
天罡23:07:03
西瓜?/汪汪
南明23:07:56
从依律不能这样做
到这种压根不想做也不做
卋罖23:08:50
过度消耗,然后不思的算不算戒
南明23:09:06
那特么叫虚了
南明23:09:11
贤者时间
天罡23:09:23
把**淡化比较好
南明23:10:02
修行就在淡化**
南明23:10:16
如果是一直持戒并且修行的话
南明23:10:51
就像在心周围起了高墙,把心上的浮尘扫干净,如果有一天墙塌了,浮尘一样在污染你的心
南明23:11:14
如果你的心就像莲花一样呢,这些浮尘也不是浮尘,是烂泥呢
南明23:11:36
你在烂泥中,但你心清明
南明23:11:46
这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南明23:12:07
但这个菩提本无树是顿悟得空
南明23:12:32
我比较提成不强行守戒
南明23:12:43
学法,合德,养心
天罡23:13:50
其实能控制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很好了,
南明23:14:30
就是你不需要知道你应该怎么做
南明23:14:37
你只要知道这样做了有什么后果
南明23:14:52
稍微有点自控力就不会去做
南明23:15:02
我检讨,我是戒不掉口腹之欲
南明23:15:13
如果不那么馋了,我就又进补了
三景23:15:34
持戒,其实根源在于久戒才能生清净
三景23:16:00
而不是反感
天罡23:16:07
难呐
三景23:16:37
你现在对**反感,可人伦大道难道没有**么
松琴23:16:55
不碍事
三景23:17:03
戒律其根本在于清静经说的
三景23:17:15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三景23:17:25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南明23:17:48
我没有在反感**啊
松琴23:18:02
在说你的好大儿
南明23:18:08
刚才表达的不清楚,
是有度和无度
三景23:18:14
人心本来清净,但是世界上这因缘流转,**斑驳,人心自然不干净了
三景23:18:24
所以要持戒修身,返归清净
南明23:19:15
哦
三景23:19:18
清净是清净,但除非你能立身登仙
南明23:19:31
我不理解那些强奸犯
三景23:19:36
不然,几个必要的事儿,是得做的
南明23:19:40
我能理解那些性癖
三景23:20:06
比如,结婚生子传宗接代,比如传法传道授业解惑
松琴23:20:13
只要身在此界就不会存在恒久的清净
松琴23:20:28
只能是一定时间内的境界
南明23:20:42
我理解贪嘴
松琴23:20:45
**总会反攻的
南明23:20:57
但是我不理解为了口腹之欲吃野生保护动物
南明23:21:04
因为未必有多好吃
卋罖23:21:15
我也是我也是
南明23:22:02
我理解喝茶找各种茶
南明23:22:13
我不理解喝茶还搞出个水洗水
南明23:22:25
@三景我吃过野味,野味未必好吃
三景23:22:28
这是自然的,因为他满足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还有更多的内容
南明23:22:37
因为那厨子几年都未必做一次
南明23:22:43
比如说羊膻味
天罡23:22:46
他们的思想是野生的比家畜家禽补!而又物以稀为贵,彰显地位
南明23:22:57
很多人觉得羊膻味不浓不好吃
三景23:22:58
有这个原因
南明23:23:02
让我说那就是贱
松琴23:23:06
无所谓啦
天罡23:23:07
都是有钱权人沾的
三景23:23:34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