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陈柏卓旧宅
洛阳不愧为大立朝又一国都, 巍峨、浑厚、又充满着文艺的气息,整座城市分为宫城、皇城与罗城(外城)。
罗城起着防护作用,足有八座城门, 最中央的便是宽约二十八米的南墙定鼎门。
从定鼎门东门进入, 便踏上了可以直通皇城和宫城,将罗城、皇城、宫城连在一条中轴的天街上,天街正中间的官道唯有官员可以行走,普通百姓只能在两侧走动。
然而作为这座城市的主干道,天街最宽处足有一百四十米,即使中间官道不让行走, 两侧的道路也容得下牛车并排五辆行驶,辛离离家和何家的牛车车队便同一起进城门的小崔郎君共同走着。
辛离离从牛车上探出头,新奇地打量着这座历史悠久, 出过众多皇帝的洛阳城,感受着它的恢弘大气。
踏入罗城,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将一百零三座四方型的坊串联了起来,形成了棋盘式的格局, 每一个棋格中, 人们往来交通、互通有无。
小崔郎君介绍道:“罗城东北和南部也被我们叫做里坊, 是大家生活住宿所在, 若要采买则可以去南、西、北三市,其中以北市价格最为便宜, 南市规模最大, 西市居中。”
那大家生活的里坊又是怎么区分的?不待辛离离询问, 踏上洛河上的天津桥, 她就明白了。
洛河以南房屋院落精致, 在天津桥最高处她甚至能瞧见那雕梁画栋的宅院中假山流水的园林, 可见是达官显贵、世家豪绅所在之处,再一扭头,家燕飞在低矮的房檐中寻觅食物,成片的平民居出现在眼前。
因着司马佑安要成为太史令的一员,故而袁依婉和辛离离想在皇城附近寻一处宅院住,以他之才华秉性,定有一日够格上早朝,那当然是越近越好。
奈何这种房屋有市无价,想买也买不到,也没有谁会愿意出手转让。
在京口县积累的几年财富,不说别的,掏出一万两银子在南面购置个宅院还是能拿得出来的,小崔郎君亲自干起了跑腿的活计,他们将车队安置在客栈中,两家便跟着小崔郎君走在青石板路上。
一连看了三处宅院,何家夫人明显对华和坊内的房屋感兴趣,价格适中,最重要的是街坊邻居幼儿多,且坊内就有私塾,路过时还能听见朗朗读书声,简直太适合她家幼儿了。
辛离离是对自己住的地方不挑,不管哪一处宅院都比京口县的要精致豪华,不说别的,单从用料上来看,南面的宅院都是用青砖盖成的,京口县那多的是黄泥的房子。
陈柏卓自打进了这洛阳城就有些恍惚,不管随处瞥到哪都有一种熟悉之感,尤其踏上最后一幢房屋所在的街道,这种感觉更是强烈。
已做夫妻五载,他的不对劲袁依婉一眼就瞧了出来,故而在小崔郎君不好意思的介绍这最后一处房源时,她直接拍板买了下来,如此,何家也买了相中之房。
两家相距不远,三条街的路程,且同在华和坊内,依旧可以走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