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抱朴真竹纸(二)-第2/4页





        还真是,山下抱朴真木雕、抱朴真布料、甚至抱朴真脆皮豆腐都仗着蹭着抱朴真道观的光,生意红红火火。

        何七郎脸上的酒窝更深了,人都跟着不好意思起来,他可不就仗着抱朴真的名,卖了许多的豆腐。

        至今,纸张名字正式定了下来,就叫抱朴真宣纸与竹纸。

        一旁陈柏卓问向何七郎:“怎么样?合作吗?卖不卖?”

        “卖!”

        抱朴真道观给了他这个机会,必须要抓住。

        陈柏卓完全是无私帮助道观同何七郎搭上线,他又怕道观会吃亏,是以全程都跟着司马佑安和空空子与何七郎交谈。

        按理以空空子的性格,他是不参与这些俗事的,但是由小道长们折腾出的纸张,若是面向世人会造成的影响太大了,他不能罔顾民生,必须从旁盯着。

        比如这纸张定价的问题就十分重要。

        何七郎一力主张要卖高价:“宣纸与竹纸可是京口县,乃至整个大立朝独一份的东西,它能改变千年的书写习惯,人们定会趋之若鹜,此时售卖高价,更会获取更多的利润。”

        空空子原本风轻云淡的脸上,露出不赞同之色。

        司马佑安了解师父的意思,看向陈柏卓,让他给翻译,自己比划道:“我们道家人不重视金银,纸张问世这对大立朝底层百姓亦十分重要,如今是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张,待将来再继续研究,未免不能研制出可供人人使用的纸张。

        一纸千金固然好,但非我们造纸本意,我们更愿让更多人享受到纸张的便利,因此价格越低越好。”

        陈柏卓懂司马佑安和空空子意思了,跟着劝道:“七郎,我们换一个思路来想,大立朝有多少百姓?只说近的,光京口县及周边就有万人,假设每人只出一个铜板,也是不可小觑的数目,积少成多,亦会薄利多销。”

        何七郎已经开始动摇了,陈柏卓再接再厉:“只看那广负盛名的呈阳霞墨,拇指大小就需千两银子,买回家的人,你说,他是会放在那每日打开瞧瞧,还是会立刻就使用,用完后再买呢?”

        用完后再买?是啊,卖的太贵,人们都不舍得用,如何会掏钱再买,何七郎当即道:“你们说的对。”

        说完,他又有些害羞,不好意思道:“我不如处处为百姓着想的道长们,一心掉进了钱眼中,道长勿怪。”

        空空子这时才摇头安慰道:“你自是要上下一家子做考虑,无妨。”

        最重要的事情解决了,他施施然摆弄了一番长袖离去了,放心将这里交给了司马佑安。

        司马佑安心里有谱,他早就旁敲侧击询问过辛离离纸张的价格,那个傻乎乎的差点就脱口而出一个本子多少钱的小人,握着肉乎乎的小胖手对着他假笑的十分难看,说也就几几十个铜板,大概二十页,但也就是他们造出纸张的四分之一大小。

        可惜,差一点就诈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