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出宫



紧接着,两人就开始讨论研究兵马调配问题和粮草补给等重要的问题。

因为两人的地位不同,所以二人思考的角度也是不同,也就产生不小的分歧。

齐王周仁寿认为。

既然行军路线发生了改变,那么出兵的时间就也得重新调整部署,短时间内不易出兵。

尤其是近期,大雪下个不停,气温更是十分寒冷。

就连他自己刚到京城之地身上穿上鹅毛大衣都冻的浑身直打哆嗦,更别说那些常驻在南方没有经历过严寒的将士们了。

而且他们去的地方,是京城还要往北的辽州,气温更要比京城地上许多。

尤其是对于周仁寿提出的穿着棉衣作战的想法很不赞同。

要知道,光是那些士兵门所佩戴身上的盔甲等物就已经达到了30多斤重。

而且,南方的兵从来没有穿过棉衣作战,必定很不习惯,战斗力也肯定会大打折扣。

而皇帝周仁寿则认为,眼下的胡人正是最薄弱的时候。

近些年来,他们在辽州取的胜利,必定会祝其嚣张气焰。

想必在他们心中,早就认定了大周也不过如此。

如果这边还继续放任下去,那么必定会造成其他的连锁反应。

那些臣服于大周周边的其他小国会不会也会像那胡人一样?

答案是肯定的。

倘若是真的发生,那么大周将面临的则不在是一个胡人那么简单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考虑什么时候打,如何打的问题了。

一旦周边小国有了逆反之心,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而且,胡人已经接连吞并了周边其他的小部落,局势也肯定不稳,真等到他们完全融合了其他部落的兵力,到时候可就没这么好打了…

周仁礼仔细一琢磨,感觉他大哥说的也并非毫无道理。

但是眼下这种情形真的不适合出兵啊。

就在他陷入两难之境,门外的太监刘福走了进来禀报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那边已经备好了饭菜,让奴才叫皇爷和齐王爷抓紧时间过去。”

周仁寿顺眼望去,只见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嗨,光聊这些却是差点耽误了饭点。”

周仁寿拉起齐王的手:“咱们俩也好久没在一起吃过饭了,你大嫂听到你要进京,一直在忙乎,要是耽误了她那一片心意必定不会轻饶了朕。”

周仁礼跟着周仁寿的步子向慈宁宫走去…

正阳殿主殿。

大周太子周正朗望着大雪纷飞的样子内心很是沉重。

来到这个朝代已经是十六年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经历过九年优秀义务教育的正经社会主义接班人,对于这些情况他都明白。

可问题,这个社会他就不信那一套,就连他的父皇周仁寿也有时候怀疑会不会真是自己的问题,甚至时不时会产生要禅位的想法。

长期以来的天灾,严重打击了这位新皇的执政信心。

毕竟,天灾虽有,却从未像近两年这么频繁过。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就连周正朗本人有时也在想,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才酿成了如今局面?

又或许,老天爷降灾真正预警的对象是未来会成为皇帝的他?

真要是在这么搞下去,他自己都扛不住了。

“兴安~”

周正朗向门外喊了一声。

一小太监闻声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弯下腰来回道:“奴才在。”

周正朗看着他询问道:“宫外那些造谣者锦衣卫那边可有什么线索了?”

兴安闻言说道:“奴才昨天去过了,锦衣卫那边暂时还是没什么头绪。”

周正朗皱着眉头看着兴安说道:“这都多久了?还没什么头绪,他们锦衣卫那么多人是吃干饭的么?”

周正朗看着他说道:“你去告诉锦衣卫指挥使张横俭,孤在给他三天时间,若是三天后还没有任何动静,让他自己脱掉官帽滚蛋,孤换一个有能力的人上来。”

作为天子手中的一把刀,必须要保持尖锐的锋芒。

“诺。”

兴安转身准备离去,便被他叫住:“随便安排一个人去吧,你跟孤出去走走。”

兴安看到他想要出去便是跪在了地上劝阻道:“殿下,这外头的大雪还未停歇,您实乃千金之躯,万一感染了风寒,奴才怎能担待的起啊?”

周正朗则是摇了摇头说道:“这点风雪算不上什么,孤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