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一.二 环境 之 露天电影-第5/6页



预定好的电影也有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比如说临时停电了;聚集了几百人,就不演了,或者演到半道儿就散场了,有些扫兴;放映队备有发电机,烧汽油的,赶上停电的时候可以继续提供电力,让电影能够继续放映下去。那东西有很大的声音,咕咕咕的叫,小村人给那个家伙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电锅。

电影胶片绕在一个铁制的盘子上面,这个小村人俗称电影片子(拷贝),电影片子装在铁皮盒子里面,一个盒子里面装一个,也有宽的盒子里面装两个片子。一部两个小时(一般也就一个半小时,加上加映片子也就两个小时)的电影可能就要有四个到五个这样的电影片子。顺便说一句的就是小村放映露天电影的时候是不能无缝隙换片子的,换片子间隔有一分钟到两分钟;这个一两分钟也还有一些作用,比如放映的时候鸦雀无声的人们可以简单地交流一下电影的内容,也就有了一到换片子的时候就立刻嗡嗡声音不绝;另外的一个作用就是人们可以利用这两分钟方便一下,小村人喜欢说出去尿泡尿,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好像是说一种东西吧;小孩子在刚刚出生之后都是睡在一个草口袋上面的,当然这个草口袋上面有垫子;小孩子控制小便的能力就弱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弄湿了棉垫子,小村人就说“这孩子又尿了”;也还有的时候小孩子接二连三的把棉垫子尿湿了,小村人就说“这孩子真尿性,一连气儿就尿了三块小垫子”。

小垫子小村人也说是尿垫子,是小村人用旧布做的给小孩子铺在身下用的,小孩子尿湿了之后就换一块,尿湿的就拿出去晾起来,等晾干了收回来备用。那年月小村的妈妈都给小孩子准备好几块小垫子,孩子大了用不到了就收起来,等到下一个孩子出生了接着用,也还可以送给别人家孩子用。

说小孩子出生之后睡草口袋,也是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的事情,现在怕是在小村也见不到了吧。有些事情注定要随着生活的改变一点一点的退出人们的生活,这个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规律,草口袋也不例外。

记忆当中这个草口袋是青色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黑色的。其实青色与黑色并不是一个颜色,小村人那时候说黑色的布是青色的,这个还真的没有求证过,为什么把不同的两种颜色说成了一个。

两种颜色也罢,一种颜色也罢,我们说是黑色的就说明白了。这个黑色的草口袋拿我们现在(2022年)的话来说,有不到一米的样子吧。制作的时候也就是把青布直接缝成一个口袋,像我们见到的丝袋子的样子。

提到草口袋,那里面就一定要有草。这个草,那时候是谷草,也就是我们那时候冬天的时候给牛马吃的那个谷草,是谷子的秸秆。给孩子睡的草口袋里面的草一定要比给牛马吃的还要细一些。准备好了草,灌进去稍稍鼓一点儿,把开口缝起来,一个草口袋也就做好了。一个事实是,这样的草口袋不能仅有一个,至少要有一个备用的,用来与正在使用的做替换。

小村人很在意这个草料口袋,一旦这个草料口袋空出来了,往往就是睡在上面的那个孩子出现了意外离开了,也就是断了草料口袋了,这个就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了。

棉垫子也是必需的,那时候也都是用一些比较旧的布料制作的,里面的棉花,通常也不是新棉花。宝宝们(2022年)说了,你孩子都生了,还差那几斤新棉花吗?太不人道了吧,好歹那也是一个新生命啊,怎么能够虐待他呢?

虐待谈不上,拿我们今天(2022年)的标准衡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毕竟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那时候棉花是紧缺物资,新鲜棉花通常是留着给新出生的孩子做棉衣的,这个一定是新鲜的棉花,一定就不能是旧棉花,或许这个才是新生吧。小垫子里面的棉花,本来也就是铺在孩子身下面,时不时的就被孩子尿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尿里面逐渐出现了气味儿,小村人也就笑说孩子的棉垫子是骚垫子了,实际上也就真的是那个气味了。

换电影片子两分钟的时间里面,尿泡尿回来继续看电影,这中间我们却说了这么多,这恐怕就不是两分钟时间里面就能说完的事情了。我们回来继续说电影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