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收获两百人科研团队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方案,李向东需要的是锂离子电池和电机这两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还有高级工程师。
科研人员负责继续研究,增加续航,而高级工程师,主要是把具体的理论方案变成实物,然后进行优化。
科研人员的平均工资是三百万一个月,这个数字听上去挺吓人的。
不过换成国内的钱,也就是三千一个月,这对李向东来说就像是捡到宝了。
如果是在其他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的人才,至少也是几万一个月,这可是差几十倍啊!
而高级工程师是两百万一个月,也就是国内的两千,放在其他国家也是几万一个月,非常大。
这两个实验室一共是五十多人科研人员,一百多个高级工程师,加起来一个月的工资是五个亿熊国币,看上去挺吓人的。
李向东也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发不出工资了,他们本身的财富没有增加,但是货币贬值几千倍,哪来的钱发工资?
但是这五个多亿,换成国内的钱,也就是五十万左右,这对李向东来说是很小一笔钱。
当然,如果是在其他发达国家,这种水平的队伍,一个月的工资都是上千万,谁顶得住啊?
合作意向书签好之后,李向东提出来要资助安东教授,每个月无偿十个亿的熊国币!也就是国内的一百万。
养活几百号人应该不是问题,稍微节省点就行。
后续李向东还会追加,现在只是初步合作,看看效果。
对李向东来说,这里就是金矿,以后肯定还会有各种需求,先要把关系整理好。
下次来办事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一切都谈好之后,安东教授带着李向东来到实验室,和这两百多人号见了个面。
这些人听说要去夏国工作,又担心的也有高兴的。
不过在安东教授的一番劝说之下,最后都答应了。
很多时候再高级的人才也要向生活低头。
至于这护照的事情,陈夜找王教授帮忙,他能以科研交流的方式,把这些人搞回到国内。
当然,期限是六个月,这六个月的时间,必须要想帮办法把他们的证据证办下来。
到时候估计又要找刘主任,在此之前,需要做出一点业绩。
至少把省城的订单都完成,然后把同省其他地级市的订单拿到手。
这样刘主任估计就舍得帮忙了。
毕竟李向东这样做,也是等于帮刘主任解决了排放指标的问题,互利共赢。
这些人还需要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李向东跟着王教授打算暂时先离开,去其他地方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