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全靠骗



        李向东说的轻松,但其实心里头也有点打鼓。

        毕竟,三千块钱放在后代可能只是高薪人群一个月的工资,可放在现在却着实是一笔让人望而却步的巨款。

        这么说吧,

        90年代初期,一个国营厂职工的工资大概在一百块钱左右。

        三千块钱,足够人们不吃不喝的工作上三年。

        这还是往好了说,张芸芸就是国营纺织厂的临时工,一个月的工资是六十块钱。

        第二天一早,李向东起了一个大早。

        他简单的做了顿早饭,便亲了江江一口就在张芸芸惊讶的目光中出了门。

        李向东没去别的地方,而是直奔市政府大院的门房,花了一块钱买了包红梅。起初门房的看门的还不让进,不过李向东一根红梅递了过去,东拉西扯了一通,门房顿时放了行。

        进了政府大院,李向东直接蹲在了接待处。

        他就干一件事儿,看报纸,近一年的时间所有的报纸李向东一张没拉,全都看了一遍。

        后来李向东听过一句话。

        财富写在报纸上。

        李向东深以为然。

        在科技飞速发展,国家经济实现扎实积累的九零年代,时时刻刻的政策改变都足以兴起一个暴富的行业。

        而通过纸质报纸作为传播新闻唯一途径的当下,这是最好的契机。

        李向东看了一上午,一无所获。

        以他的眼光,能够看出这些发展机遇的前景,不过哪怕是最简单的,也需要一定的资金做积累。

        李向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点了根烟,恶狠狠的抽了一口

        忽然,

        他眼角的余光一扫,眼前顿时亮了起来。

        那上头是一则新闻。

        ‘沿海地区严打投机倒把,公安出动,抓获大量疑似投机倒把的不法之徒。’

        这信息……

        “似乎,有门啊……”

        李向东没犹豫,吐掉口中的半截香烟连忙站了起来。出了大院,李向东直奔家里,时间还在下午,张芸芸还没下班回来。

        李向东在床下一阵翻找,找出一套西装来。

        这是当年李向东和张芸芸结婚时候的西装,是难得的好牌子,这些年李向东烂赌成性,如果不是衣服买不了钱,恐怕难逃毒手。

        试了试,很合身。

        李向东找了个镜子看了一下,倒是很有一种成功人士的派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