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远走避祸-第2/4页
一直沉默的华将军也认可,“长史果然是洞幽察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做父亲的当然希望你们兄弟和睦相处,不要祸起萧墙。”
陶惕生言道:“王上要大帅尽心辅佐大君,既然明白,就要去做。明日启程去元镇。此举昭示你不再和大君争雄,和王上说明,没有宣召,绝不返回王都,这是让王上定心。尽力和皇领征战,这是避祸之计,也是立身之本!”
师辰善如同醍醐灌顶,决心既下,就毫不犹豫的言道:“很有道理,本台今晚就和父王母妃辞别,让府里上下都准备好,明日出发,前去元镇。”……
见到大君亲至,正在灯下读书的修增安赶忙起身行礼。
大君饶有兴趣的在房内漫步。房内陈设简陋,只有一桌一床一书架而已,俱用普通杨木打作,也没有其他装饰,当看到桌上书架摆放的成堆的书籍,大君道:“大博闻师生活简朴之极,勤于自修,有踔绝之能,不愧是士人表率。”
修增安淡然一笑,“臣正在编写书目《王范》,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等编撰后,让世子和公子日日研读。臣可不想教出来的学生被万人唾骂,遗臭千古,说他们不知稼穑之苦,不知体恤民生,不懂治国之术。将来世子成王,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居安思危,何以为表率,何以治东元。”
大君在房间中信步而行,环顾房间,觉得甚是简陋,随口言道:“大博闻师气象岩岩,端方特立,只是房间太简陋了,你不觉得缺少些什么?”
“这是臣过得最好的生活了,臣幼时家贫,绳床瓦灶,瓮牖绳枢,穿衣踵决肘见,吃饭箪瓢屡空,丰年能吃饱穿暖,到了歉年,连吃饱饭都成奢望。”
“想不到大博闻师如此清贫,怪不得人说,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那。”
“君上谬赞了,只是臣幼时喜欢读书,家母念我好学,节衣缩食,举债度日,才有机会入东序读书,后入太学,才算是谋生立足,臣可从未奢求过华楼高厦,山珍海味,现在,能每日有肉,每餐有饭,已很知足了。”
大君面带敬佩,“大博闻师起于微寒,中正无瑕。你是我东元大博闻师,世子师傅,算是景星麟凤了。可只求苦而不求福,有点苦修了。做事须得张弛有度,弓弦总是绷着,就容易松懈了,今晚好好饮几杯,权做放松。”
修增安表情肃然,“君上,成由勤俭破由奢,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这是先贤之言,臣从未敢忘记,也望君上能铭记在心。”
大君爽朗的笑言:“大博闻师不求财货,着实令人敬佩。不过这寒裘似铁,孤枕难眠,来了这么多年,竟无侍女服侍,没有红袖添香,真是慢待了。这也是我的疏忽,这就差府丞给你安排几名侍女中官,为你打打水,暖暖被。”
看出修增安的窘迫,大君笑道:“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修增安言道:“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心志稍一松懈,就会前功尽弃!”
大君言道:“大博闻师也有千石俸禄,难道还不够用?我就派人支十万金。”
“臣结交些东序士子,时有切磋。臣俸禄丰厚,就做东了,有时见他们清苦,也颇有周济,臣也不善治家理财,也没有什么余财,君上所赠,万不敢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