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息事宁人-第2/4页





        大君笑道:“怪不得中官令说你是王佐之才!”

        杜骥想了想,“君上,是不是先和大家商议?”

        大君点头,“也好,召集他们前来吧!召集他们的借口你来想。”

        大君府正殿中,大君坐在上首,数人分坐两旁,各个面色凝重。

        “竟敢刺杀君上,真是闻所未闻,何等嚣张!”大司马巫马诚气愤的将供词拍在桌子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管是国法,还是家规,都轻饶不得!”

        六十多的巫马诚身材高瘦,虽是满头华发,满脸皱纹,也能看出年轻时的英俊。他的夫人师乐菱是国王的姐姐,算起来是大君和师辰善的姑丈。

        “大君是国储,是东元的国本,今日敢刺杀君上,明日就敢刺杀王上,这个大征台,真实无法无天,嚣张到了极致。”赤乌将军巫马卿愤愤言道。

        巫马卿是巫马诚的长子,四十多岁,正是精力旺盛之时,常年习武,身形魁梧有力,性子随母亲,甚是豪爽。现在掌管亲翊卫,负责保卫王都。

        巫马诚愤然道:“我等要力谏王上,让王上公事公断。”

        “在下愚见。”向来沉默寡言的修增安言道,“不知对君上可有用。”

        修增安是世子师傅,四十多岁,中等个头,身材消瘦,威严的国字脸,八字美髯,不苟言笑,穿着极为朴素,从不穿绫罗绸缎,布衣加身。他是东元纪郡人,出身寒门,原为太学博士,大正十八年,姜云天被抓捕,修增安曾参与太学士子上书,要求释放姜云天。随着姜家被抓捕,成泽登基,姚家权势日盛,他担心姚家报复,就返回巨嵎城,在师玑引荐和王妃姜娴儿关照下,进入大君府任职。

        大君言道:“既然是议事,谁都可以说话。”

        “息事宁人!”修增安只简单的说了四个字。

        “什么?”巫马卿瞪起大眼,“难道你要替逆贼讲情不成?”

        大君道:“相必这不是无的放矢,包庇逆贼更是无从谈起,大博闻师请讲。”

        修增安和缓言道:“大征台和王上是父子,和君上是兄弟!人老多情,王上能不爱护儿子吗?君上将二犯交予王上,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彰显储君之望和自信之姿。同时,君上更要上书,声言大征台只是一时糊涂,被小人怂恿,误入歧途,多为大征台开脱,王上心里明白这是非曲折,君上此举,王上定然觉得君上有国君气度,若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君上就坐定这储君之位了。”

        巫马卿很是气愤的言道:“这还不是包庇逆贼那!”

        巫马诚赞同修增安的想法,“大博闻师说的对,这是国事,也是家事,刚才我等想简单了。大闹起来,王上虽然责罚大征台,君上也落个气量狭小,不能为君的印象。元镇之战还是少不得大征台,还是要让他戴罪立功。只是,我们什么也不做,落在王上眼中,君上也会留下仁爱有余,而果决不足的印象啊!”

        “大司马才所虑,正是在下所虑。”修增安提议道:“君上上书中,除了给大征台开脱,要提一事,以试王上的态度。”说着,将写好的奏折递了过去,“当前诸国,为防将军拥兵自重,擅权作乱,将募兵、养兵和调兵三权分开。县尉、都尉、郡尉负责募兵训练;这养兵、军械在大司马、太尉或国尉手中;军国征伐,弹压地方,调集兵马作战,只有君主才会授予将帅大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