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中辅议事-第2/5页





        蔺钦良解围,“二千万石粮啊!若是着急填满太仓,会让粮价飞涨。”

        中候蔺钦良主管国库,肥胖臃肿,有些秃头,嘴唇厚重,憨厚随和,但实际极有主见,甚至有些执拗,特别是对修建宫室和各级府衙,能用就绝不修缮。

        姚政君建言道:“事缓则圆,圣上,太仓有四千万石了,地方义仓四千万石,快上亿石粮,确保四年无虞,臣看最后这两千万石,不要急在一时,分作五年,每年购入四百万石,这样对粮价也不会有什么冲击,能省不少国帑。”

        吴茂荣提议,“东元最近几年粮食大丰收,粮价都跌倒了四百钱。”

        众人听到东元,就联想到了结交东元的姜云天,心里咯噔一下。

        皇帝脸上挂霜,脸色阴沉,冷哼一声,公协赶紧转移话题,“此事也无不可,容后慢慢商议。只是两国趋好的关系有些恶化,东元使者前来,提起贝丘和元镇交换事宜,原有的盟约可否执行,还顺便提及姜云天,问可否宽宥。”

        公子胜提议,“元镇是契入东元的钉子,最重要的遏制据点!拥有元镇,就控制元水下游,随时切断东元河间的联系,水师攻击青郡和原郡的依托;陆上可威慑济郡和泰郡;和宿关前后呼应,对泰宗大营形成钳制,这个地方绝对丢不得,必须牢牢控制住。有备无患啊,圣上,该将元镇加大加高。”

        看皇帝听的认真,公子胜自信道:“只要元镇在我们手中,就能牢牢控制住广野泽,十年八年来肃清广野泽,恢复濮卫。这样邢襄就处在威慑下,邢襄势单力薄,只能归顺,连通广野泽和邢襄,大陆泽中的阳武和中定也会尽入我囊。”

        皇帝越听越兴奋,禁不住赞叹,“大手笔,大计策,这才是大国气象!中帅果是志度恢弘,为朕指明道路,朕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中帅只言片语便能点的透彻,可真是朕的吴启圣啊!六百多年前的先祖成太己时,名将吴启圣统帅三万武卒,七万之众,横扫天下,统兵将东元和九黎部落从皇领北部驱逐出去,让皇领得以绝对力量称雄中天,吴启圣是东元人,梁相是常扬人,都是皇领的中流砥柱啊!”皇帝看着舆图上茫茫广野泽,依然沉浸在宏大的畅想中,“如果按照中帅所说,只要在给朕二十年,皇领一统中天,指日可期。”

        看到皇帝过度兴奋的目光,其他中辅不敢扫了兴致,让刚刚生出的梦想破灭,只能硬着头皮附和道:“圣上春秋鼎盛,有生之年,定可一统中土。”

        梁相很是担忧的言道:“圣上,能否保住元镇,尚难预料啊!”

        没想到梁相会抛出这番言论,皇帝有点意兴萧索,“这是何意?”

        看到皇帝咄咄逼人的目光,梁兴奴硬着头皮,“天下人都明了元镇的重要性,东元岂能不知,定会拼死遏制我们打通广野泽,疯狂的抢夺元镇。”

        梁相指着舆图上的元镇,“东元只要将护卫元镇的水系改道,便可打通陆路,兵员物资畅通无阻,源源而来;我们的戊辰水师不如东元甲辰水师强盛,无法控制水路,东元只需用最笨的办法,封锁、围困、虚弱,便能夺下元镇。”

        皇帝看出利弊得失,失望的看着众人,有点沮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