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忠心的赵允让-第4/5页





        但这事儿好事儿。

        宗室里大多是些只顾自己死活的二世祖,像赵允让这样关心朝廷安慰的宗室子的少见,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够不够多。

        想到这儿,赵祯微笑道:“那你说怎么办?”

        在他看来,赵允让虽然忠心有加,但他性子急切,少了长远谋划,目光短浅。

        “去外面要。”

        “去外面要?”

        赵祯皱眉道:“去哪里要?怎么要?”

        “陛下,臣以前也经常读史,见到那些蛮夷日子艰难,就想着他们该怎么办。”

        这是读史读进去了,甚至是代入进去了。

        “微臣发现他们的选择几乎都是掠夺……”

        呃……

        赵祯脸上的表情消凝固了。

        大宋以仁孝治天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与权贵共治天下。

        所以他们生来的想法就是安抚,而不是掠夺。

        从未有人去统计过这些事儿,从未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所以赵允让一提出来,赵祯就愣住了。

        殿外,刘娥站在侧面看着里面的两个表兄弟争论,她摆摆手示意门外的内侍被通报。

        “他们活不下去了,首先想着的就是去外面寻找食物,而不是在内部厮杀。把自己人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田地正好够种,于是慢慢恢复元气,人口又慢慢的恢复……”

        赵允让双拳紧握,目光炯炯的道:“可再过数十年,这些问题将会再一次出现……陛下,前汉时的黄巾之乱来源于何处?微臣以为就是因为人口日增,可土地却就那么多,最终无地可种的百姓只能揭竿而起,用刀枪为自己寻条活路……”

        这是那个汴梁人口中口口相传的纨绔?

        刘娥愕然。

        以前有人说赵允让不学无术乃是藏拙,他担心自己被皇帝忌惮。

        刘娥以为这是玩笑之谈,现在看来确实真的……然后她就看向了儿子赵祯。

        这话在影射当今大宋的情况。

        赵祯会不会生气?

        还有赵允让今日所表现出来的谋略眼光,赵祯会不会因此心生忌惮?

        帝王不乏猜忌之心,但更可缺少容人的气度。

        刘娥在观察,观察这个自己养了二十年的儿子,看他会有怎样的反应。

        可他她只能看到赵祯的侧脸。

        这张侧脸很是漠然。

        “前唐时府兵制败坏,为何?也是因为土地不够……那些府兵按理应当给勋田,可土地都被占据了,哪里还有田地赏赐给他们?于是府兵制自然无法维系,后来就用了募兵制。募兵是好,可却让那些将领成了藩镇,成为了一方豪强,野心自然日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