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折继闵的孝敬-第4/4页



        八百余人的北伐军……若是有朝一日汴梁生变,好不夸张的说,这八百人完全可以做到改朝换代了!

        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可见平常优柔寡断的赵祯,其实骨子里还是想要北伐的。

        谁不想做一个守土开疆的一代伟人,只是历史上的赵祯被现实打碎了梦想,被那些反对者吓破了胆。

        现在,他早早的接过了大宋的权柄,也早早的看清了那些权贵的嘴脸。

        一切都在变,赵祯也不例外。

        不过这么多人也的确不是回事儿,秦为也觉得有些不妥,准备回去告诫一番,让他们安分些。

        赵祯放下毛笔,突然舒展了眉头,说道:“昨日母后精神不错,和朕说了许多先皇那时的事儿……秦丰就是个倔的,他不懂婉转,只知道学文臣死谏那一套,而且……话说的太难听了……”

        的确。

        秦为都下意识表示认同。

        别管赵恒多么不堪,但好赖人家是皇帝,让你一个新科进士指着鼻子骂,没把老秦抄家灭族,这完全是沾了那些权贵的光了。

        若此刻秦为的宿敌游昌道在场,肯定会说;咱们当初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祖宗之法,保住了你爹的小命,可你现在却要颠覆……没良心啊!

        秦为想笑,觉得秦丰就是个理想主义者。

        怪不得他能和范仲淹等人成为好友。

        因为像他们这些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太刻板,太不知变通。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

        圣贤书读了半辈子,他们骨子里都是大道政通,根本想到实际现实下的问题,比如他们的革新,是否会影响到别人的利益。

        如果影响了,是一刀切,还是婉转图之?又或是找到一个共赢的方式,哪怕只是一时的共赢。

        所以理想主义者往往都会被自己的理想埋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