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那么我来如何?-第5/5页





        范仲淹自嘲道;“蝇营狗苟小半生,没曾想却被个少年醍醐灌顶了一番,老夫自认大宋需要改革,可却始终没有满处这一步,总以为是时机不够成熟……现在看来,不是时机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怕,怕力不从心,又怕失败的代价承担不起。”

        “可现在……”

        范仲淹脸色异常坚定,冷声道:“少年毅敢仗剑,我等若再龟缩,哪还有脸再苟活下去,大不过一死而已……老夫何惧之!”

        他缓缓走了出去,周围有人在惊呼。

        “范仲淹……”

        “他竟然也站出来了!”

        这是站队!

        范仲淹微笑着走了过去,说道:“老夫也觉得这官多了些,本想好好规划几年再向陛下谏言,可现在……老夫却等不及了!”

        他站在了庞籍的边上。

        而后是晏殊,一言不发的站在了范仲淹身旁。

        他是开封府尹,本不用来上朝,可今日他却来了,本想看看那个高呼改革的年轻会是怎样下场,要不要在他危难之际绑上一把。

        可现在,他庆幸自己来了。

        然后,一个官员默默的走了过来,一个接一个……这堵由人组成的墙越发的厚实和宽阔了。

        秦为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多人会支持自己。

        他吸吸鼻子,觉得眼睛有些发酸。

        身边的王臻说道:“你别以为大家都是软骨头,只是时机没到罢了……现在你既然掀开了这层盖子,那我等便与你拼上一把又何妨!”

        今日他带头呐喊,于是这些人就站了出来。

        这个大宋从不乏仁人志士,从不乏勇气,但这些勇气需要组织起来,妥善引导……若说革新手段是术,那么整合这些力量就是道。他们只顾着术,而忘记了道这个根本。

        今日秦为无意间的一次举动却引爆了这个根本。

        他今日本来只想亮个相,告诉这些人自己是最坚定的革新派,为将来做打算。

        因为他的筹码从来都不止压在了赵祯身上,他还有更远大的筹码,赵允让的儿孙,还有国子监里源源不断的年轻学子。

        历史的车轮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当初的范仲淹、王安石都在大宋的革新中折戟沉沙。

        以至于繁华锦绣的北宋王朝,连两百年都没坚持住就草草收场。篳趣閣

        那么!我来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