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功利色彩的宴会



        家主从县侯升爵成了县公,秦家从上到下都在狂欢。

        孙好民嘚瑟的站在家门口,威严的看着左右。

        那些街坊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这人平日里最好显摆,看来八成是秦家郎君又有封赏了。

        有人就说了些赞美秦为立下战功的话。

        “如此大功,朝中陛下该有封赏吧?”

        街坊带着些好奇的问道。

        孙好民淡淡的道:“陛下钦封平阳县公!实封两百户,这在大宋可不是不多见的……”

        他的左脚在缓缓的颤动着,那嘚瑟几乎要忍不住了。

        呀!

        街坊们都艳羡的说着些恭喜的话,眼中的嫉妒却没了。

        这不是小恩小惠,而是公侯子爵!

        当一个人的成就远离了普通人的范畴之后,嫉妒之心就会消散。

        因为他现在的成就比起普通人来,已然高不可攀,嫉妒之心追不上了,除了羡慕就是恭维。

        孙好民矜持的道:“为国效力,什么赏赐只是其次,我家郎君并未在意。”

        是不在意,只是在家里喝大酒。

        街坊们不禁叹息着,心想换做是自己的话,铁定会发狂,恨不得张榜游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可人家却能不漏声色,连面儿都没漏。

        果然是秦为啊!

        不同凡俗的少年。

        不对,准确的说,他现在该是青年了。

        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官居四品、荣耀无数,手握实权不说,如今居然成了县公,这剧情不要太爽了。

        当然,像赵允让这样的顶级权贵,或者某些功勋卓著的官员后代也能轻易得到这个封赏,但他们也只是仰仗祖辈的功德罢了。

        像秦为这样的能靠自己走到如今地位的,更如此年轻的,整个大宋也没有几人。

        太平王侯最难封。

        毕竟如今天下太平没有那么多的功劳给你。

        还有就是太平年代的皇权,巩固最重要,皇帝不削爵就不错了,哪里还会上赶着封爵。

        孙好民嘚瑟够了,等回到家里却见秦为正在狂饮。

        赵允让、狄青、庞世英,外加一个折继祖。

        五个人在举杯畅饮,喝的是邕州的美酒。

        “好酒啊!”

        折继祖摇头晃脑的,大抵是想要酝酿几句诗词出来,奈何他是个武人,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有限,憋了半天也只憋了个屁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