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有本事就来吧



        这已经不是有钱的问题了。

        所以管事们顿时收了猖獗,有人上前试探问:“敢问……”

        “这是在闹什么?老远就听得乱哄哄的,学生们不要上课了吗?耽误了学业算谁的?”

        年轻人却压根不搭理他们,直接问了甄良。

        而且语气中还带着几分质问。

        再怎么说甄良也是祭酒,你一个年轻人这么嚣张……莫非这位也是权贵?

        可没见过啊,如此年轻,怕是某家宗室的衙内吧?

        “未敢问……”

        又有人上前抱拳,却又被秦为无视,“国子监是皇家学府,不是菜市场!”

        这是无视,也是羞辱。

        众人心中恼怒。

        甄良则是苦笑,低声道:“秦祭酒有所不知……这些都是是权贵……往年国子监会让他们进来……到时候当做是国子监的学生参加乡试,可今年……”

        老大,咱们今年的名额已经超了啊!

        再让他们进来,咱们的学生可就要骂娘了。

        悻悻苦苦学了好几年,结果被一帮外来人夺了机会,这特么,学生不得集体造反才怪。

        秦为大抵懂了。

        现在的国子监就类似于后世的补习班,而且是拥有参考资格的特级补习班,所以这里大多是权贵家的孩子。

        就这也不多,若不是秦为请了六位大儒来坐镇。

        那些学生恐怕也会学现在这些人,等到了乡试的时候,才会来这里挤个名额,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度。

        那这些人来的目的就很清楚了。

        乡试是参加省试的必由之路,所以人人趋之若鹜。

        可每年乡试的名额却都是固定的。

        比如说今年给你河北路三十个参加省试的名额,那么你河北路的乡试就只能录取三十人。

        这就是为何京城的高材生永远要比地方上的多。

        起点决定了终点啊!

        汴梁是国都,国子监又是皇家学院,就算再垃圾,但该有的规格不会变,每年一百多个名额,足以羡煞大宋任何一个地区了。

        换句话说就是,你在河北路与上万人一起参加乡试,最后只能录取三十个人。

        但你若是在国子监参加乡试,那么只要考进一百名之内就能稳稳地参加省试,这已经不是捷径,而是开挂了。

        就拿今年举例。

        河北路、河南路两地省道一共也才二百多个乡试的名额,看似比国子监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