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要不下个罪己诏?



        赵祯不是个保守派的皇帝,相反他的雄心壮志一点不比其祖父的少。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赵祯一朝比起爷爷、老爹不知强了多少。

        可他依然免不了为人诟病的事情。

        脾气太好了!

        这话换个意思讲就是为人软弱。

        按说皇帝不该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吗?

        可赵祯却鲜有发怒的时候,哪怕是后来当众挨了郭皇后一巴掌,他也忍了一时之气。

        更别提后来的曹皇后。

        史说,有日深夜,沉睡中的赵祯蓦然惊醒,口口声声喊着说皇后刺驾。

        结果就因为这一个梦,曹皇后被满朝文武忌惮了一辈子。

        这样的帝王你说他强硬吗?

        可他依旧不缺改革的决心。

        若是不是当年赵祯力排众议,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恐就不可能会有开头。

        那是一个文官当道文人横行的时代。

        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那个时代的文人,他们真的可以做提笔即杀人!

        想当年范仲淹迎头一刀,直挺挺地砍向了权贵阶层和官员阶层。

        可最终他的改革并未成功,从而败走了青州。

        那些权贵们露出凶狠的獠牙,直接将那些新政的官死得粉碎,以至于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才刚开始,就受到了疯狂的反驳。

        守旧派代表人物司马光,甚至比那些权贵的手段还要狠毒,直接将大宋一棍子敲死在了祖宗之法的脚下。

        而如今新政尚未开始,改革也还处于萌芽期。

        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那些人都还在党派交锋中混沌着无法自拔。

        所以当秦为提出以工代赈的时候,那些权贵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站出来反对。

        不是他们认同,而是以工代赈并没有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

        所以不到迫不得已,谁也不会先撕破脸。

        而秦为现在就是在这层欲破不破的窗户纸上来回试探着。

        他必须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最恰当的时机。

        老赵家的祖宗之法大多都是对官员们友善的,所以他们得到了历朝历代以来官员最优渥的待遇。

        可饱暖思淫欲。

        这些拥有了荣耀和财富的权贵们并未得到满足,他们还想得到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