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二章:大宋儿郎的忠勇-第2/4页





        你这不是文官,而是武将啊!

        你这是觉得文官当腻了想转投行伍?还是想要文武全才。

        文武全才是很好,可大宋却不需要这种人。

        大宋不是大唐,随便拉个文官都能上阵去砍两刀。

        大宋的文武阵营泾渭分明,双方皆不许越过雷池半步!

        这也就是大宋名将种师道后来为何一心想要转投文官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想要种家在大宋朝堂立住脚,唯有弃武从文!

        谈什么文武皆能,那是在想屁吃。

        而且……

        “真的杀了五人?”

        一瞬间赵祯觉得面前这个秦为有些陌生。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这一点赵祯清楚,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才能获得自己的信任和依托。

        他极力鼓动灾民就地安置开始,又几番平叛却不肯那些造反的百姓充入厢军。

        他没有一次守规矩的。

        若仅仅如此倒也罢了,毕竟改革是需要人来改变的,秦为的性格恰好适应了改革的基调。

        现在他还学会了杀人。

        朝堂上谁会杀人?

        赵祯看了看宰辅们,悲哀的发现都是一群温文尔雅的君子。

        就低眉顺目的秦为……他无比庆幸,改革选择秦为是对的!连人都不敢杀,怎么改革?靠用嘴皮子讲道理吗?

        “陛下,这个……那等时候,你不杀人,人就会杀你啊!”

        秦为觉得有必要给这群君臣普及一番沙场知识。

        尤其是小皇帝赵祯。

        试想一下,一个习惯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儒雅皇帝一旦蜕变成功,大宋将会迎来一个更崭新的明天!

        “陛下,当时折继闵带兵冲阵时,他们陷入了敌军的围困……可那些落单的将士们并没有退缩,更没有哀求!他们的悍勇不比任何人差……”

        秦为想起了那些哀嚎和血勇,眼中不禁一热。

        “那些兄弟哪怕是死也没有跪地投降……那些战死的大宋将士们,他们全都是死在了冲锋的路上,没有一个临阵退宿的!更有很多人抱着必死之心,与敌人同归于尽……陛下,他们才是我大宋的好儿郎!若是没有他们在边境上的悍不畏死,没有他们的英勇就义,大宋谈什么安宁!”

        他诚恳的看着赵祯,无比严肃道。

        “陛下,您总说想出去看看这个大宋到底是什么模样,现在臣能告诉您的是……这个大宋是铁与血铸成的!沙场上从没有什么诗情画意,有的只是厮杀和尸骨,有的只是杀人或是被杀。这不是梨园,而是国与国之间在争夺利益的屠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