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七章:宋辽两国的态势-第2/3页





        打得过吗?

        万一输了呢?

        辽国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局面,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辽人穷啊!国内资源不多,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更是全靠大宋进口。

        若一旦战败,大宋一定会痛打落水狗,首先关闭宋辽两国之间的傕场,再切断两方商贸往来。

        这要是放在以前,辽国也不太在乎。

        用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反正大家就是一穷二白起家的,手里也根本没多少本钱,大不了重建就是。

        可现在不同了,辽国经过几代君王的悉心经营,攒下的家底越来越多,手里的本钱也越来越厚。

        这本来是好事儿,可他们反倒是害怕了。

        担心这些好不容攒起来的家底儿被霍霍光,更担心辽国皇室里的那些权贵因此割裂分化。

        更滑稽的是,大宋也是这么想的。

        若非如此,辽人即便强盛,宋国又能弱到哪儿去呢?

        一个怂的遇上一个比自己还怂的……

        所以几十年以后,欺负惯了大宋这个怂包的辽国以为,这天下国家就算强如大宋也不过如此……

        再然后……完颜家登场,金国横扫宋辽两国称霸一时!

        而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后起之秀豪,主要也还是沾了宋辽两国的光。

        一个字——怂!

        我这边儿刀子还没架起来,你那边就惶惶不可了!

        老子不欺负你欺负谁?

        剩下的话不用说了,赵祯已经脑补出了耶律隆绪此时的无奈心情。

        一边是日益强盛的大宋,一边是其心可诛的党项部,这边自己又好死不死的病发了。

        咋办?

        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

        打不一定会输,但一定会引发内部权力派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争锋。

        不打一定不会输,大不了就是丢了几分面子而已,等老子养好身体,在与尔等一战!

        辽使的态度依然证实了辽国的选择。

        而这一切都是秦为的功劳,是他提前掌握了各国的态势,然后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虽然这事儿有几分歪打正着的运气在里面。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毋庸置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