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章



明月初挂,街边点点烛灯如同掉落人间的繁星,吴念玉跟着姬漱阳来到桃叶渡,小小的渡口上游船往来如织,一艘双层木船正晃晃悠悠地停靠在岸边。

        吴念玉定睛一看,那船上立着两根木柱,上面挂着八角宫灯,灯上正写着三个字:“十里春”。

        “这便是你说的十里春?”吴念玉指着那船:“我记得你说带我来这儿是买桃花酿的。”

        “桃叶渡盛产桃花酿,故而这里的酒铺家家都卖桃花酿,霜娘的十里春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霜娘每年春天摘下初绽的桃花苞和白芷、杜若一起做成酒糟,放在地窖中存至初夏,待到开封卖酒时,桃香浓郁,配上白芷的清雅,乃是这桃叶渡上的一绝。当年陈述敏在金陵做府牧时,曾盛赞霜娘的酒开封后‘令十里深巷如同春日再临’,这酒由此得名十里春。”

        吴念玉叹道:“竟还有这样的典故。”

        渡口边此时已围了好些人,其中多是年轻姑娘,吴念玉人高马大,站在其中有些显眼。他左顾右盼,问道:“怎么来买酒的都是年轻女子?”

        姬漱阳笑道:“桃花酿颜色淡粉,瞧着好看,喝下去还有美白的功效,女孩子最喜欢。”

        船上这时走出来一个年轻女子,她模样端正秀丽,一头乌黑长发盘成双螺髻,站在一片灯影中,像朵淡雅的莲花。见到站在最前面的姬漱阳和吴念玉,她笑着说道:“女侠和公子来得早了,我们半刻后才开铺子呢。”

        姬漱阳看到她,愣了一下,道:“霜娘不在吗?”

        那年轻女子也是一愣,随后淡笑着摇摇头:“家母三年前过世了,这铺子现在是我在打理。”

        姬漱阳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是在下唐突了,娘子莫怪。”

        年轻女子倒不甚在意,笑道:“叫我小年就可以了。女侠从前认识我娘吗?”

        “多年前来过金陵,在霜娘这里买过酒。那酒的味道甜而不腻,酒香浓厚,我一直记着。”

        小年听罢,转身进了船,拿出两只小壶来:“如此说来,女侠是十里春的有缘人。今日这酒不要钱,女侠和公子拿去尝尝鲜,看看还是不是原来的味道。”

        姬漱阳一手接过酒,看了吴念玉一眼。吴念玉心领神会,从钱袋里掏出钱来递给小年:“娘子是个爽快人,酒我们拿走了,钱却不能不付。若是味道没变,我们过几日还要来光顾的。”

        小年也不推脱,伸手接过钱,笑道:“看来缘分宜续不宜断,那小年就在这儿等着过几日和公子和女侠再见面了。”

        闹市不能跑马,两人离开桃叶渡,牵着马往夫子庙的方向慢慢走。街边的茶楼里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曲,行人熙熙攘攘,晚风混杂着鹅油酥和烤鸭的香气,吹过面庞。吴念玉凝望着远方的人群,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姬漱阳看着他:“念玉笑什么?”

        吴念玉低头看她:“金陵,是个好地方。”

        姬漱阳也笑了:“的确。”

        吴念玉想起西京城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想起荒凉肃杀的函谷关,想起太室山崇福宫门前衣衫褴褛、脊背佝偻的老人。他胸中忽然荡起无限的豪气,指着远方的一片灯火阑珊,对姬漱阳道:“假如我当上了皇帝,这浩浩天下的每一条街道,都要亮起像金陵城这晚一样的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