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九章-第2/3页





        吴念玉弯起嘴角,手指点了点桌上的名册。崔立棠顺着他手指落下的地方看去,只见上面行楷写着一个大字:范。

        崔立棠愣了一下:“范贵妃的本家?”

        “没错。”吴念玉敲了敲那个“范”字:“陛下称帝十六载,范贵妃是后宫第一个被册封的重臣之女。朝中官员众多,子孙后代中不乏才貌兼备的适龄女子,为何选中范家?”

        崔立棠回忆片刻,道:“这范家,其实并非京城中的高门。”

        “哦?”

        “我从小在临安城长大,在我记忆中,范氏一族并无什么显赫的声名,范家兄妹的父亲范衷喜也不过是个七品小官。是范贵妃的兄长范随远中了武状元,随后入禁军当值,最终官至禁军统领,后面范衷喜才被逐步提拔,现今已是正三品兵部尚书。”

        “所以,范氏的显赫,乃是我父皇一手促成。”

        “正是如此。”

        “所以,范随远目前统管临安京师所有禁军?共多少人?”

        崔立棠思索片刻,道:“禁军共分为五军六万人,分别是羽林军、神策军、神威军、神武军、龙武军。羽林军常驻于皇宫内,神策军驻扎于临安城北大营,神威军驻扎于西大营,其他两军驻扎在周边郡县,无诏令不可进城。”

        “羽林军归谁管?”

        “羽林军军使乃是范随远的侄子,范自徕。”

        “范自徕……又是范家人。”吴念玉想了想,问道:“几位皇子,可有在朝廷中显露声名的?”

        崔立棠摇了摇头:“并无。”

        吴念玉轻轻哼了一声,露出了然的微笑。崔立棠看到他的神情,有些不解:“殿下?”

        “没什么。”吴念玉站起身,看向背后挂在墙上的一张巨大的舆图,口中念道:“临安城……”

        “殿下此次南渡,预备如何行路?”崔立棠问。

        吴念玉指着舆图上的城池:“过莲勺、华阴,到函谷关,经过弘农郡,在洛阳、金陵停留几日,最后到达临安城。”

        崔立棠喃喃道:“前路漫漫……”

        吴念玉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转过身。他伸手握住崔立棠的肩膀:“崔大人,这八年你做西京城府牧,政绩斐然,却甘愿为了本王掩藏锋芒,偏居西北,远离家乡,本王感激不尽。”

        崔立棠听完吴念玉这番话,不禁动容:“臣初来此地,不过是个一无所知的年轻书生。江湖纷争不断,匪盗横行肆虐,是殿下以西京王之名为臣撑腰,这才渐渐有了今日的局面。殿下如今已渐渐长大,智慧胸襟更胜从前,如此雄才大略,臣下心服口服,甘为殿下肱骨,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好。”吴念玉道:“我走后,西京城及周边的宵禁解除,其余制度,按照我之前跟你商量好的来。你且静下心来管好这块地方,日后,你的功劳定会得到该有的回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