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天意



    白公子转过身看着墨一。

    “你怕死吗?”

    “不,我害怕自己犯错。”

    白公子脸上闪过一个毫无温度的笑容。

    “这是你唯一的机会,我的伤还没好。”

    “我从不乘人之危。”

    “你没有成就大业的气量。”

    ……

    朝会的日子到了。

    百官战战兢兢地聚集在大殿上,他们多半都已经知道了元青的死讯,心里满是新皇帝会不会铲除异己,大开杀戒的担心。

    不过看上去皇帝的心情还不错,他的第一份诏书就是为死去的先皇加庙号为圣祖,算是极致的赞许,虽然有违礼制,但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反对。

    这么一来,皇帝的心情就更好了。

    百官也渐渐放松下来,看上去,至少现在,皇帝并没有杀光一半朝臣的意思。

    “钦天监所言堕天门将开,请群臣商议。”

    大殿上安静下来,百官面面相觑,确定皇帝不会在这种时候骗人,然后一阵嗡鸣渐渐响起。

    站在这里的人都经历过二十年前的那场灾难,无论是在胜利者的行列中,还是失败者的行列中,他们都可以确信,那真的是纯粹的灾难。

    而现在,那场灾难要重演了。

    皇帝看着眼前像是一群无头苍蝇一样的人们,露出一个残酷的轻蔑微笑。

    这便是元青曾经视为依仗的东西,本质上不过是个垃圾堆,他们当然拥有恐怖的力量,曾经让皇帝都只能退让,但在真正的灾祸面前,他们无比脆弱。

    “那么,群臣有何想法,皆可直言。”

    没有人有任何想法。

    皇帝强忍着笑意摆摆手,宦官拿出诏书,开始宣读。

    以九皇子为主帅,领禁军两万北上,与边军一起,等待堕天门动荡,扫清门中出现的一切。

    “陛下圣明。”

    大殿上的所有人都心不在焉,不过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倒是异口同声。

    然后朝会结束了。

    ……

    于文心事重重。

    他察觉到了儒家内部的暗流,沈正远比所有人预料中更快地得到了新皇帝的信任,但儒家内部的其他人却并不想让他做主。

    “短视。”

    于文没敢把这个词说出口。

    犹豫再三,于文走进了沈正的府邸。

    这里已经有很多儒家弟子在等待了。

    多年的乱局戛然而止,深陷其中的儒家却几乎毫发无伤,就算为暗流涌动而忧心忡忡的于文也不由得有一种振奋之情,他一直都相信沈正。

    “皇帝今天在朝会上那么做,到底是想要什么?”

    沈正虽然一脸疲惫,却还是笑着上来欢迎于文,他知道,儒家弟子之中,这个人算是少有的实干之才。

    “堕天门有变,那是真的。”

    尽管知道新的皇帝不会撒谎,但于文还是呆住了。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慢慢地吐了出来。

    “此事……”

    “此天佑我儒家,”沈正笑着将于文请进了书房,“为了大军北上,皇帝不仅没有因为元青而归罪于儒家,甚至多有妥协,先贤多年努力,而今终有一线曙光。”

    “不可过于乐观。”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于文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心中甚至有一个荒谬的想法夫子圣人显灵了,尽管无比荒谬,但这个念头在他心中萦绕,始终没有消散。

    “此天佑我儒家,我原以为有天倾之危,没想到……”

    “皇帝所求,是漕粮。”

    于文点点头,这样一来,一切就能穿到一起了。

    儒家始终是江南最强大的势力,就算不能完全掌控江南,也能翻起风浪,北方边军大战之时,就算儒家只是放出谣言,说漕运被断,军心都会不稳,皇帝投鼠忌器,自然对儒家不敢如何。

    “不能贪恋一时安稳,皇帝心思深沉,手段毒辣,如果儒家不改换门庭,他日天下太平,恐怕他不会忘记旧事。”

    沈正也是这么想的,但儒家之中并非只有一个声音。

    “今上酷烈,更何况得位不正,不是贤君。”

    三贤之中有两位也在沈正府上,孔平安原本就在京城,罗正阳自济水北上入京,还有江南西林书院的山长顾园未到,但也已经北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