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74】洛阳阐书(二)
二、《洛书》与五行相克律
《类经附翼·医易》在《洛书》图象之下记有“大禹治水,神鱼负图出洛,文列于背,其数: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于中,禹因之以成九畴。”兹摘其图于下(见图5)。
下面中“。”代表属阳的数,“。
”代表属阴的数。
把这些数都用数字标出,可得一方形数阵图(图6),即“九宫图”,又名“纵横图”。
数阵在西方称为幻方,又叫幻阵。
《洛书》是方阵已为学者公认,是不用怀疑的。
我国古代学者曾深入研究过方阵问题,如宋代杨辉所著的《续古摘奇算法》(1275年)便载有各种图阵19种,其中13种是方阵,6种是圆形或六角形的数阵。
《洛书》和《河图》一样,它在数学方面的演化相当深奥,一位法国的数论家在其论著中提到:“河”、“洛”是数论问题,相当复杂。
不过,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详论“河”、“洛”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推演,只着意于它们作为中华气功基础的那部分内涵。
四辛金
九庚金
克克
三甲木克五戊土二丁火
八乙木七丙火
492克
357
816一壬水
六癸水
九宫图
古《洛书》所表达的,是“阴阳五行”规律中的“五行相克律”。
将《洛书》简化可以看出其排列的形状也是一个五行图,与《河图》之分解非常类似(见图7)。
不同点有两处:第一,排列顺序不同:五行图中各要素按逆时针方向处于“相克”的状态,依次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又反过来克水;第二个不同之处是:五要素中的任何一个既是“克他之源”,又是“被克之物”,而且五要素中的任何一物都有“阴”和“阳”两种属性,比如火就有“二丁火”和“七丙火”,二为偶数属阴,所以“二丁火”为阴火,而七为奇数属阳,故“七丙火”是阳火。
“阴阳五行”学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同样它也能应用于人体,下表列出了存在于人体以及与人体有关的自然界中各种气质的状态与表现。
五行人体自然界
五脏六附五官形体情惑五味五色|五音
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时木肝胆目筋怒
青亦黄角生风东春日旦
火心小肠
三焦舌脉喜苦征长暑南夏日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