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超人术(六)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真人如赤松子、广成子等,其实都是有名的气功大师。另外,传说中以长寿著称的彭祖尤善导引行气,他是殷代的大夫,可见到那个时代气功的模式已经本形成。
随着文字的出现和气功的发展,气功专著也相继出现了。
今日我们能够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气功专著,是战国时期一件玉器上所刻的《行气玉佩铭》。
全文如下: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春在上,地几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一篇短短的文字,说明了周天功的第一回合——小周天的练功过程。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经典,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书中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气功养生等内容。
内经中对气功养生的阐述颇多,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理通天论、宝命全形论、刺法论、本神篇、天年篇等近五十篇中,都精辟地论述了协调阴阳、适应自然的调身、调息、调神方法,以及寅时引颈咽气饵舌下津、五气护身、吸日华气、咽小金丹等行气导引方法。
《内经》创立了一套经络理论,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等。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尤为重要,是后世小周天功法的基本路线。内经还认为,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经络论和气化论已被数千年来的实贱所证明。
据《史记》记载,春秋后期的名医扁鹊,就已具34高超的特异功能,如遥诊、透视等,可见春秋战国时册v分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另外,成书于般周时期的《周易》,对气功理论的产生起了莫基作用,关于这个问题,本章另有专论。
第二节《周易》与气功的关系
《周易》历来被称为群经之首,在我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今又兴起了世界性的易学研究热潮,其经久不衰的巨大魔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易学的应用很广泛,渗透在占卜、中医、气功、武术、堪舆、军事等许多领域,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西方现代科学发展中,都起到了触发、开拓和确认具体知识的作用,其神秘而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合理性,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莱布尼茨、玻尔、李约瑟等都曾经从易学中取得灵感,普里高津从他自己的耗散结构论学术成就的体验中,得出了“中国文化是欧洲科学灵感的源泉”的结论。
《周易》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是我们研究其他文化现象的基础和门户。
《周易》是一座神秘的东方智慧的金字塔。
《周易》在整个气功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后世的许多功法、功理都与《周易》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就建立在八卦理论的基础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