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她是不会主动开心-第2/4页



我这天休假,总算能回一趟府里。我初次见到弟弟,长的很是好看,继承了母亲的美貌。母亲问了我一些生活琐事,我自然捡了好的讲。与母亲聊了些时候,我便去见了父亲,父亲正在与同僚会谈,却又似乎听见柔然扰境的话。

见了乳娘和阿暖,她们会时常为我打扫屋子,只等我告假回来小住。闲聊片刻便见父亲已将同僚送出府,父亲这才知晓我告假回府。

想起方才父亲他们聊的柔然扰境之事,原是柔然汉纥升盖可汗大檀率领六万骑兵攻入云中,一路杀掠吏民,抢夺财物。只是天子刚刚登基不久,柔然此刻来犯必然是有意挑衅天子年幼。

拓跋焘不敢贸然出战,只能再等时机。

这夜,我留在府里安歇,便取出若生母亲酿制的葡萄酒小酌几杯,有了些许醉意后才睡下。

翌日醒来,与父亲母亲吃过午膳我便得回宫。走到宫门时守城的侍卫让我靠边低头行礼,原是拓跋焘的马车正往宫外而来。快走近时听得一声吐奚女郎,我微微抬眸才知竟是吕宗,我笑着点头回应。

便见吕宗打开帘子,天子拓跋焘伸了手来,我踌躇不决,吕宗已经下车对我做了邀请,我这才将手递给天子上了马车。

他闭目养神未语,我也只能低头不语,行驶一段路程,听得耳边问:安饶,近来可好?

我抬眸看去,他依然闭着双目,我险些以为他在说着梦语。见我未语,他微微睁开双眼看着我,我这才道:“好!“

他点点头,那样随意,就像是被马车颠簸所致。

马车停下,他踏下马车后向我伸手将我带到地上。我放眼望去,眼前一片耕忙身影。

“他们都是先前逃亡而来的流民。“他望着前方,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若不想成为流民,便得安定门户。“

原来他让流民们将荒地开垦之后,用来开展农业,劝课农桑,又广增耕田种植粱作,还免除他们三年赋税。如今荒山也成了农田,到处有人忙碌,他们谈笑风生,与先前坐等救济物粮时判若两样。

“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民以食为天。百姓吃得饱方能心服,国才稳固。“他望着远方,在太阳的照射下,似乎身披神光。而我看着他,心中很受感慨。

“这样,便能实现国泰民安,夜不闭户之景象。“他说罢回头看着我,笑容里满满的自信。

又看了会儿流民忙碌的身形,他说了声“回去罢“,望着他对大魏的美好规划,我竟对他不由的产生一种崇敬。

马车上,他轻声道,“酷夏便是如此,安饶难得这样暴晒吧?“

我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对他摇摇头,他看着我的狼狈神情,又抿着嘴浅笑。

“我知你出了宫,却没料半途碰见你。“

所以我这是白白地被他带去暴晒了一个多时辰,虽然他解决了流民生计的确功不可没,可似乎与我无关。

“陛下爱民如子,安饶敬服。“

我本是溜须拍马的,他听罢反而朗声大笑,我又在心里重复想了想方才的话,似乎也并无不妥。

见我一脸茫然,他挺直腰身朝我前倾来,笑道,“安饶,你意在提醒我提选后宫,延绵子嗣吗?“他说罢又继续大笑着。

我这才反应过来那话哪里唐突,他如今不过十七,尚为东宫太子时便未娶妻纳妾,如今刚登基不久更不可能急着提选后宫,自然也不会有子嗣。

虽说爱民如子这话体现他圣明,但在这般年纪又此刻情形的他,的确又突兀了。

“陛下,安饶这是拍到马蹄上了?“

他听罢笑的很欢,我忍不住也笑了起来。随后他聊了些幼时趣事,回了宫中,他说等柔然一事安定下来后,他便要改革官制,整肃吏治,只有官民和睦共处方能壮国。

此后回宫,我与他又是许久不曾再见。

直到听宫里说陛下决定要亲自率军北征柔然,因大檀可汗攻陷盛乐,柔然的侵扰牵制了大魏部分兵力,既无余力征服其他国土的政权,又不能分出余力南进与刘宋王朝争强。陛下认为倘若此次再不还击柔然的侵扰,势必让柔然士气大增,更让大魏对他这个新天子失望。

他要做的就是统一北土,那么统一北土的第一步就是征服柔然,否则必然腹背受敌。除了父亲与崔浩大人支持他北征柔然以外,其余大臣皆是反对。认为柔然兵力太强,雄霸一方,此刻与他们相抗衡必然两败俱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