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中举回京



接连三场考试也令二人疲惫不堪,贾攸率先出了贡院的大门,不远处等候的小厮毫笔和弄墨看到了连忙上前扶住主子,贾攸见状问道,“二爷可出来了”

        毫笔回道:“二爷还没出来,您先去马车上休息,问纸和沉砚在这里侯着呢。”说罢和一旁的弄墨先扶着主子上了马车,问纸和沉砚则在贡院外继续等待,直到看见贾敬后,连忙上前将人带到马车旁,搀扶上了马车,随后吩咐车夫,“快,回府里,”车夫应声驾着马车朝着贾家祖宅而去。

        老宅里面玉兰和雅菊早已经备好了热水和食物,服侍着主子简单洗漱了一番,又伺候着主子用了一些简便的食物,忙将人扶上床休息。让已经在府中等侯多时的大夫给二人分别把了脉,确定二人身体无碍,只是劳累过度需要休息,这才放下心来,留下一二伺候着的人,其余都退了下去,好让两位主子好生休息。

        次日半上午,贾攸贾敬这才相继醒过来,接连三场考试让二人身心俱疲,好在平日里有同武师傅一起习武,身体还算健壮,这才不至于病倒。休息好了之后,兄弟二人聚在书房里,默写下自己乡试的卷子,贾敬有些耐不住的问起来,“兄长此次感觉如何,可有把握?”

        贾攸静心写完最后一笔,将手中的毛笔放下,这才看向一旁的弟弟,“此番如无意外,必将榜上有名,只是名次就不好说了。你呢?考的怎么样?”

        贾敬自信的说道:“兄长放心,这场考试发挥的不错,我们兄弟必然都会榜上有名的。”

        贾攸不慌不忙的道:“嗯,那咱们就静待放榜吧。”

        第三天正是放榜的时候,贡院不远处的茶楼里,贾攸贾敬兄弟二人正在等着放榜。贡院外围满了人,二人并未亲自去看,只是分别让身边识字的小厮毫笔和问纸去看榜,待出了结果再来禀报。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锣鼓声,开始放榜了,围观的人群开始聚拢,有许多富商正带着下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就等着榜下捉婿呢。毫笔和问纸忙挤了进去,从右往左,挨个查看,忽听一旁传来惊叫声,“我中了,”原是一衣着简朴的年轻举子上了榜,一旁的人连忙在一旁恭维祝贺,还没等他高兴,一旁有人问道:“这位举人相公可曾娶妻呀”人群中不知是谁问的话,那名举子也没多想,只回了一句“尚未成家,”话音刚落,四周便沸腾起来,几家下人争相往那边挤,最后还是一大腹便便的富商更胜一筹,带着牛高马大的下人将那名举人截了去,带回府中成亲去了。

        便是毫笔和问纸也被这一场景吓了一跳,随着一行人渐渐远去,不一会儿贡院门前就又再次恢复了平静。只偶尔传来几句话,“看那位举人的衣着想来家境贫寒,这次可是撞大运了”,“可不是,那可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虽只是旁支的小姐,但也不是一般人能攀上的”,“真是走运啰”。

        听着一旁传来的私语声,毫笔和问纸也不敢再耽搁,想着好在自家少爷没来亲自看榜,不然凭他们家少爷的品貌,要是被人绑去成亲可就糟了。两人从后往前依次看了下去,不敢再耽搁,贾敬身边的小厮问纸看到自家二爷的名字,激动的摇着毫笔的肩膀,激动的道:“中了,二爷中了。”一旁毫笔被晃得眼晕,刚好看到某一处,也激动的道:“大爷也中了,快,快去给二位爷道喜。”说罢两人满脸喜色,小跑着回到了茶楼内。

        茶楼里贾攸贾敬正一边喝茶,一边看着不远处贡院外的场景,随着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传来,包厢外响起了敲门声。贾攸示意一旁的弄墨去开门,弄墨应声打开包厢的门,便看到了满脸欢喜的毫笔和问纸,见着二人,忙道:“你们回来了,可是看到名次了,快,快些进来。”随后让开了路,侧着身子朝着包厢里喊到:“少爷,是毫笔他们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