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几人听到朱明这话,第一反应都是觉得不可思议,随即心头涌上一阵狂喜,再三向朱明确认,旁边的朱家男人也给予肯定答复,七上八下的心才得以稳稳落地。

        岁数不小的几个汉子,眼中竟浮起一层热泪,感激地望向朱明。

        这一下子还把朱明搞懵了。

        其实这也是朱明不懂,普通的乡下农家,想谋一门生计,是很困难的。

        首先是技术门槛很高,因为古代不像现代。在现代想学什么东西,海量的资源让一切变得唾手可得。

        而在古代,很讲究一个师承的,想学本事想学手艺,到师傅家里,里外伺候着,没个三年五载的,根本学不出来。还有很多独门技术,根本不外传。

        这种冗长和封闭的机制,也导致了后世很多技术的失传。

        其次,技术学出来之后,得想办法就业创业吧,这里面的门道就复杂了。

        这些都是后来朱振山告诉朱明的,朱明毕竟年纪小,对社会情况还不太了解。

        朱振山还说:“我年轻时,在外头走南闯北,你以为我是在赚钱啊,那都是跟在师傅后头伺候着呢。”

        朱明不由得咂舌,这学个技术还要干七八年免费工。

        朱明好奇问道:“祖父,你师傅人怎么样?还在吗?”

        朱振山悠悠抽了一口烟,道:“他老人家啊,去世很多年咯。”

        说到自己的师傅已去世,朱振山情绪也有点低落。

        朱明看到他这样,就觉得祖父嘴上虽然说干了很多年白工,但看来这师徒情谊还是很深厚的。

        所以像朱明这样,连培训带就业的一条龙流程,基本上可以说凤毛麟角。

        这让几个农家汉子如何不激动。

        朱明又讲了一下大概情况,就让他们先回家,有活儿的时候会通知他们的。

        几人脸上挂着捡到宝的傻笑,飘飘然地回家了。

        朱武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少年,这种喜事自然是藏不住的,当天晚上,在他们家饭桌上就宣布了这件大喜事。

        不出所料,全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喜出望外。

        他祖母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了,道:“阿武,你真是走了大运了,你堂祖父肯教你手艺。”

        朱武撇了撇嘴,道:“之前我说要去他家,你们还不同意呢。”说完还悄咪咪地瞟了他祖父一眼。

        他祖父一直望着他呢,当然捕捉到这个眼神,当即吹胡子瞪眼,道:“你这混小子!”

        朱武缩了缩脖子,不敢反驳。

        他祖母拍了下脑门,说道:“你这学手艺,算是拜师了吧?”

        朱武摇摇头:“明娘说不算,但是手艺可以学,她说这叫什么上岗培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