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榜首-第2/3页





        等其走后,郑世为也第一个站了出来,摇摇头道:“大王啊,此人文笔瑰丽,本才华尽显,可如今看来,文章是否为他所作,真让人起疑啊。”

        听到这话,刘玉之出列说道:“郑大人当就事论事,不能因为宋廉不善言辞,就否定他的文章,在这上面,学子考卷,都经过严密审查,是不可能出现弄虚作假的。”

        另有大臣道:“没错,文章确实为宋廉所写,在所有学子中,综合成绩考量,他也确实名列第一,只是……”

        “好了。”萧远打断了他们,先是沉吟了一下,随后说道:“宋廉的家乡,是在凉地竹阳县吧?”

        “是的大王。”李正方回到,榜首的户籍,当然早已清楚。

        “竹阳县令,现任何人?”萧远又问。

        “为原县内小吏,临时替补,非正职。”李正方道。

        “那刚好,吏部即拟委任状,任宋廉为竹阳县令。”萧远直接拍板。

        “啊?”李正方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略微忧虑道:“可是大王,这,这……”

        “就这么办,其他五十九名殿试学子,分别量才录用,留存宗卷。”

        萧远说完,又看了李正方一眼,不冷不热道:“另外,吏部要纠察自省,由御史府介入!”

        李正方闻言,顿时狠狠咽了口唾沫。

        明显,这件事还没完呢。

        下朝之后,众臣出得王府,三三两两走在一起,大多都在讨论今日宋廉之事。

        李正方则是凑到刘玉之身边,不住说着:“相国啊,这一次,大王明显还要问罪,您可一定要救救下官啊。”

        “好在风浪已过,现在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另外,君意难测啊。”刘玉之安慰了一句,作为萧远的老部下,他多少是了解自己主子的。

        萧远为什么没有直接革职查办李正方。

        那是因为他录取的三十名士子中,并没有太多的水分,只是忽略了北方而已。

        再有就是,这个吏部尚书,现在并没有合适的人选,且此次大试,与一些大臣多半有关,在秦蜀两地,萧远就权当荐官了。

        有时候,作为君主,只要于国家有利,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另一边,秦州驿馆。

        这是国家安排,录取六十名士子的暂时下榻之处。

        宋廉为榜首一事,早已在学子当中传开,此时见他回来,不少人都围了上来,纷纷拱手道贺,其中自然有些巴结的成分。

        有士子说道:“今被君上亲自召见,想必宋兄一定大展抱负,从今以后,还希望宋兄多多照顾啊。”

        “是啊,宋兄是我全国士子中,唯一一个被大王亲自接见的人,这不用问,肯定高官厚禄,少说也得是个正四品吧?”另有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