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第2/4页
宋念问道:“还没请教薛大夫大名呢?”
“我随师父姓,师父为我起名苡仁。”
“和师父姓?”
她看薛苡仁薛秋石二人,一个白净,一个青面,不像一窝生的。
“我是个孤儿,无父无母,祖籍更不知何处,师父将我养大,教我医术本事。”薛苡仁耐心解释道。
挽夏问道:“可曾寻过亲?”
薛苡仁双眼顿失了光彩,“寻过,没寻到。”
丫鬟们不敢再言再笑。
唯有宋念苦笑道:“我生下来也没了娘,要不是舅父把我抱了回去,也不知寄在哪家篱下。”
薛苡仁看向秋石师兄,“师父待我一如亲子,师兄也待我如亲弟,师父便是小可的生身父母。”
“苡仁,苡仁。”宋念嘴里念叨着,手顺着药柜子寻,“找到了。”正要伸手去抓薏苡仁,却被折春拦住。
宋念自生来只有一处好,那就是身子骨比同岁的孩子好,甚少患病,一时有个头疼脑热,也是请了大夫去家诊治,这还是第一回亲自进医馆,因而瞧着什么都觉得新奇。
“那小姐大名?”
听他反问,宋念愣了一会儿道:“我叫善荏。”
薛苡仁低头一笑,“善荏善荏,不过是善人罢了。”
“三年前,天大旱,小姐同陈家少爷于城外施粥,那时我正跟随师父在那处行医,陈少爷和小姐是不是善人,我瞧的清楚。”
想来也是有缘,那时行善的贵人不少,偏他只记住了陈家少爷和宋家小姐。
宋念一听自己的小把戏被戳破,“花银子买来的名,不过我喜欢。我真名是我翁翁一早先定的,起的时候又没问过我,听着又不好,我也不爱叫。外头都这样叫,我也就厚着脸皮认下了。”
又叹道:“似我这般的,不过是靠着父母亲族,沾了先辈的光,在家做主子做小姐的,自己去了外头什么都不是,在世时若不做些善事积德为下辈子攒些福报,也是白活一遭。得了善人名,我心里也愧疚的很,可惜自生来就不是善心人,先生若是先前不救陈煦,昨日我瞧见了也只装没瞧见。”
薛苡仁想她这番自谦的话,“你们和旁的有异,我知你和陈少爷都是好心肠,这世上有恶便有善,正所谓半夏薏苡,味辛味甘,瓦石珠玉,秽土熟土,如何能一概而论。”
宋念知他所说“旁的”是那梁仲宣,问道:“这儿也没别人,全都是我家的,你快告诉我,昨儿你又如何得罪了梁仲宣?”
薛苡仁摇摇头,他行医多年,知此行当不比旁的营生,一向恪守本分说话做事向来谨慎,也不知哪里得罪了伯府的二公子,缓缓道:“去给梁老夫人瞧病,不知哪里得罪了二少爷。”
“老夫人可安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