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十)兰夜



碧霄几重,星斗珠光,红线穿针乞巧忙。

        论西京城里最令万千风流卿客魂牵梦萦之地,当属金市里那座天下闻名的风月楼。

        天色微沉,华灯初上,又到卿客盈门时。七月初七,兰夜乞巧,长安风月楼每年都会为满城的女眷安排一场乞巧诗会,今年也不例外。虽专为乞巧而设,但风月楼不会将前来凑热闹的男客拒之门外,加之风月楼本身不同于一般烟花所,是个讲究清雅贵的高档地界,楼内有名姬更有名曲,是以平素登门的不只有男客,也有专程为品评音律而来世家贵女。一年一度的乞巧诗会,名义上是请娇娥,却也欢迎慕名而来的郎君。

        “玉姝穿针赛巧工,郎君赋诗争才名,幸得月老红绳顾,千里姻缘一线牵。”风月楼将花里胡哨的噱头搞得风生水起,说到底就是风月楼主喜欢趁乞巧节这股热闹东风,凑一场相亲大会,也不知道他是有什么癖好,反正乐此不疲还办出了名堂。

        风月楼主伍三安本身就是诸多西京贵女的座上之宾,更有甚者传言他得皇家贵人垂青,故而由他牵头主办的乞巧诗会也颇受西京高门的重视。伍三安的花名在江湖上如雷贯耳,也让一年一度的乞巧诗会吸引了众多武林名门闺秀与青年才俊参与。

        红袖翩翩,清音萦萦。此时此刻,风月欢场已是载歌载舞,今宵不比往日,歌舞也少了几分浓媚艳丽,多了几许清雅脱俗。风月楼主体有七层高,内园里另置十几处别苑,宵禁过后这里就是长安城最多情的消金窟。而今晚到场的客人都能感受到,今年诗会的风头要比往年盛大许多,来客足足多出一倍,七层楼已是人满为患,目下所及百花竞放,姹紫嫣红,芳香弥漫。

        有心的客人已留意到,楼里有一隅最是与众不同——高台之上摆满了金黄秋菊。

        此景虽赏心悦目,但与周遭的柔软娇媚格格不入。楼内的姬伶婢厮皆对此一无所知,谁也猜不出风月楼主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可好奇归好奇,只要不扫兴致,留些悬念未尝不是一种经营手段。毕竟论起耍手段,放眼西京烟花之地,风月楼主自称是第二,无人敢称第一。今年乞巧诗会之所以空前地盛大,是因为风月楼主在彩头上面花了血本。

        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今秋风月楼里来了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代美人,就连人称赛貂蝉的伍三安见了她,也不禁惊为天人,看直了眼睛。此美人色艺双绝,弹得一手天下无双之妙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引得凤凰飞鸣。风月楼主亲口放话,名诗自当配名曲,言下之意就是,乞巧诗会的胜者,便是神秘美人的首宾。

        与此同时,伍三安还特地为女工最巧的娇娥备下了大礼,听闻神秘美人乃是琴宗传人,手上还存着一把绝世名琴。多少女客就为了这把琴,也决计斗上一斗。要不怎么说西京城里数风月楼最会经营,先稀里哗啦地炒一波热度,再嘁哩喀喳地吊足外人的胃口,越是神秘,越叫人心驰神往,越是虚荣,越叫人欲罢不能!

        人性的贪婪与罪恶,早就被伍三安牢牢地翻弄于鼓掌间。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一切虚名与荣耀,在有的人眼里都是浮云,热闹永远都是众人的热闹,清醒从来都是自己的清醒。有的人窝在二层的雅阁里,百无聊赖地欣赏歌舞,却终是欢欢喜喜地叹了一口闷气:“唉!”

        “叹什么气,老气横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