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回 讨令赴宛-第2/3页





    曹操见状想了想又问道:“那义浩,你打算怎么去宛城?”

    陆仁道:“我带些个族中子弟随在身边就行了。若无差错,三个月之内我必返许都。”

    曹操轻轻拍案道:“好!义浩若能劝降张绣,便是大功一件!今日天色已晚,义浩且先回府好生歇息一下,孤亦要修下结好书信,待明日交付于你。义浩你意下如何?”

    “诚如所愿!”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只是郭嘉紧皱双眉望着陆仁,暗中摇头不语。

    ————————————————————

    许昌到宛城其实也没多少路,所以在十来天之后……

    “家主,前面就是宛城了。”

    陆仁在马上举手遮阳,细看了一会儿十几里外的城池,轻轻的了头后问道:“前些天你们在城中打探到什么消息没有?”

    陆仁离开许昌时是带了二十个陆氏子弟在身边,其中有五个按陆仁的命令,先行一步赶往宛城去打听一些相应的消息。混了这么几年,陆仁明白想劝降某个势力可不是动动嘴就能做到的事,相关的客观因素那可是非常多的,如果不掌握这些情报就去动嘴皮子,不定等着他的就会是砍头的刀斧。

    再看陆氏子弟回应道:“张绣虽屯于宛、壤,为刘表抵挡荆襄的北方门户,但是好像张绣与刘表之间并不怎么和睦,至少是在士卒将校之间对刘表颇有微辞。只是因为时间很紧,具体的情况如何我们还没能打探到。”

    “是吗?”

    陆仁趴在马背上陷入了沉思:“这一时期的张绣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的势力,虽然依附于刘表,但也只是一种帮刘表打工的临时雇员的关系,并不是刘表直属的部下,也就是刘表的命令他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嗯……”

    理出了这样的思路,陆仁便激活了芯片仔细查阅刘表与张绣的资料,最后落在了这么有关刘表的这么一段话上:“‘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是了,刘表最大的毛病就是多疑,而史书上对刘表与张绣之间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却可以从刘表与刘备之间的关系里看出些什么来。

    “要是我没有推算错的话,刘表虽然是把张绣当作看门狗,但又怕张绣养成了气力就会反咬他一口,所以就既不让张绣吃饱,却又不让张绣饿着,完全是吊在那里而已。哪果是这样的话,也难怪曹操和袁绍向张绣招招手。张绣就屁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颠屁颠的跑了。有好日子过,谁又愿意半饥半饱的?行了,在这里空想也没有什么意义,进城之后自己再仔细的看看吧。”

    一念至此,陆仁就准备带着二十骑陆氏子弟打马进城,身边的陆氏子弟慌忙劝道:“家主请三思!张绣素来与曹公不睦,而且两家本有亲子之仇。家主若是就这样进城,只怕……”

    陆仁摆了摆手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再者。宛城兵马虽本属张济,张济又曾是董卓的部将,但张绣却不是那种不讲道义的残暴之人,加上身边又有一个贾诩在。所以宛城的兵马现在应该被他们管得像样子,我们大大方方的进城是不会有什么事的。废话少,走吧!”

    这边陆仁催马先行,身后的陆氏子弟们则一个个都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低声议论道:“喂,有没有感觉自婉主母故去之后,家主他好像一下子就变了个人似的?”

    “你这不废话吗?家主对婉主母。那可真是……哎呀,我是不知道什么才好了。反正就咱家主这脾气,受到了那么大的刺激现在还能这样神色如常,我看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话又回来,婉主母也真的死得太……”

    前面的陆仁突然回过头来,愠怒道:“你们在议论什么?好好赶路!”

    “是、是、是!”

    ————————————————————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宛城城门前,陆仁一行人被宛城的守门士卒们给拦了下来。也难怪,二十来个人个个都挂弩配剑外带着甲,一看知道就不是一般的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