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归途闲谈-第2/3页





    可能是因为陆仁这会儿又能混进糜府去避难的缘故,陆仁此刻的心态有些放松,一些话也就顺嘴说了出来:“那是当然,《仙剑问情》的很多地方是弦乐,用管乐是不太好替代的,更何况我刚才还只是用口哨在吹。”

    糜贞立马愣住:“《仙剑问情》?弦乐?管乐?口哨?”

    陆仁猛然惊醒过来,知道自己说了些不太适合这个时代的话,脑筋急转之下赶紧补救道:“什么仙剑?我说的是‘弦歌’,是你听错了吧?”

    “弦歌问情?”

    陆仁赶紧点头。其实《仙剑问情》原本是《仙剑三外传》的插曲,当时都并不算太引人注意。但是后来在《仙剑四》里作为琴姬那一段剧情的顶峰,却大放了异彩,而琴姬那一段的章节名称就叫“弦歌问情”。而对于仙剑粉来说,把“弦歌问情”作为《仙剑问情》的别名亦无不可。

    当然这些和此刻的陆仁扯不上什么关系,陆仁不敢用《仙剑问情》这个曲名,主要是怕“仙剑”这俩字一传出来,可能会被人误以为陆仁是黄巾教教徒那样的神棍,这要搞不好可是会出人命的。

    好在糜贞对这个没怎么注意,而是好奇的问道:“那何谓弦乐?何谓管乐?”

    陆仁暗中松了口气,再想了想之后就解释道:“其实简单点说,这曲《弦歌问情》是需要琴笛合奏的。琴以弦鸣,笛以管响,所以我有时候会称其为弦乐、管乐。还有口哨就是唇笛了。”

    糜贞“哦”了一声表示了解了,但马上就好像想起来了什么似的,又向陆仁追着道:“是了,昔日蔡中郎的琴笛之艺天下闻名,会谱出这样的曲乐也在情理之中。现在陆先生说这曲《弦歌问情》当以琴笛合奏方可,那陆先生你是不是会抚琴?”

    陆仁心说我哪会弹琴?而且还是古琴!这还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这个事随便推脱一下也就行了:“糜小姐说笑了。我的笛艺是勉强偷学来的,偶尔得闲去玩,可以借牧童的牧笛来练练,可这琴艺……我一个小杂役,你让我上哪去借琴练艺啊?”

    而且再想了想之后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陆仁还是觉得应该说一点点的实话:“还有啊糜小姐,这曲《弦歌问情》并非是蔡中郎所作,是我流浪四方之时,从一个痴情的女子那里学来的。”

    为什么陆仁会在这里说《仙剑问情》不是蔡邕所创?其实陆仁也是怕万一。在陆仁的主观意识当中,《仙剑问情》的曲韵里那种爱情的味道太浓了,就曲风而言真不像是蔡邕那种儒家文士会谱出来的东西。如果只是糊弄一般人到也罢了,可真要是碰上了深谙音律的主,陆仁的西洋镜不当场就被戳穿了吗?因此在某些事情上,还是说真话比较好,某个名人不也曾说话真正成功的谎言是带着几分实话的谎言吗?

    不过糜贞却显得有几分失望:“竟然不是蔡中郎所创的曲乐……”

    陆仁在心里对糜贞暗竖中指。因为陆仁知道糜贞会有这种失望的原因,肯定是指不是蔡邕遗留下来的东西,对赚取名声恐怕没什么帮助。说简单点,就是糜贞的功利心有点重。

    可就在这时,糜贞忽然“呵呵呵”的笑了几声,然后很是神往的道:“方才的那曲《弦歌问情》虽不是蔡中郎所谱,但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若能流传出去亦是美事。笛乐有陆先生你在自然是没有问题,到是这琴乐……蔡中郎已然身故,不敢唐突。不过若是陆先生的笛,与蔡中郎之女蔡昭姬的琴来合奏此曲,那又该是怎样的情景?或许会教人听得如醉如痴吧。”

    “……”陆仁无语,心说你还真敢想!扯上我不够,居然还想把蔡琰也扯上来帮你们糜家赚取名声?而陆仁一念至此,实在是有些忍无可忍的向糜贞大泼冷水:“糜小姐你就不要痴心妄想了。昭姬远在长安,与徐州有千里之遥,且路途之上多有贼寇,又如何能接得过来?”

    糜贞再次愣住,随即睁大了双眼向陆仁问道:“陆先生,你最近数年是去了哪儿啊?怎么会说蔡昭姬身在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