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地府官制



杜子仁虽然听不懂什么“职称”,“领导”,但也大概明白蒲松龄在询问他的官职。

他讪讪的说道“小兄弟,我先给你再讲讲咱们冥界这职官系统。咱们这里啊,和凡界有点相像,分为九品十八极。本来呢,酆都大帝老人家最初一统冥界时,只有四品官员,这随着年头越来越长,当官的也越来越多,逐渐就分化到了现今的九品十八级。

酆都大帝他老人家不用提,他是咱们冥界之王,不算在这体系内。

一品官员是酆都大帝的左右臂膀,也是咱们冥界的太师,这几位都是上通仙界,下通凡界的神仙。

二品官员呢是十殿阎魔王,分管地府十殿,他们分管地府一共六十所地狱,以及七十二司无法裁判的案子。

三品官员是罗酆六天的守宫神,也是我们这些兵将的统领。

四品官员就是七十二司的各位司判了。

五品官员是十殿阎王的下属六案功曹,别看他们好像没实权,可他们其实是十殿阎魔王的心腹,帮助阎魔王处理事务。

六品、七品官员通常是十殿、七十二司、或是六十层地狱的办事人员,视年资、能力等等,级别有所不同。

八品是各个地方的城隍老爷。

九品就是凡界常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土地爷们。

每一品内都有正一品和从一品,因此是九品十八级。

这冥界的官员们可是太多了,咱也没细数过,数万人总是有的。

你要是问我,我们这些兵将,并不像行政官员这样划分级别,我们内部有自己的定级标准。像我这个校尉,算是军制里的末等军衔了。大概,大概也就等同个从八品吧。”

说了长长的一段话之后,杜子仁像是有些悲哀的摇了摇头。

蒲松龄有点不好意思,随即打岔道,“那像是守鬼门的神荼郁垒两位郡守,他们算是什么级别?”

这问题好像又搔到了杜子仁的痒处,他又兴致勃勃地展开了长篇大论,“唉,他们两位也算是时运不济,在这地府是出了名的。

他俩可以算是地府的元老级人物了。当年酆都大帝血洗冥界之时,他俩就追随左右。两个人都勇猛骁勇,砍鬼灭神绝不手软。大战之后,酆都大帝分封职位,他俩一句话没说对,就被发配到了边境守鬼门。这么多年来,才从这个从六品官职,提升到了正六品,俸禄也就是每月多了两百阴币,都不够去孟婆食肆吃几顿的。

他俩当年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兄弟们,爬的最快的,现在都坐上了罗酆六天守宫神的位置,那可是正三品。有的呢,拜了仙界的师父,上了天庭做了神仙,自是吃香喝辣,不像我们天天在这下面见不了光。还有的,不知道走哪里的门路,塞了阴币转了文职,做了七十二司的司判。只有他俩,嘴硬的很,也要面子的紧,说是守鬼门好的很,要守足一万年。

他俩这个职位,官不大,其实油水想多也多的很。那些进鬼门的阴魂啊,外界下来办事之人啊,随便每个收他们几个,那一年下来,两个人也绝对是包囊鼓鼓,富得流油。只可惜他们两个,也不爱这些钱财,每月就拿那点可怜的俸禄,没日没夜的工作。”

杜子仁一声长叹。接着说道,“其实我也没什么可说神荼郁垒的,我自己还不是差不多。因为一直老老实实的,也不会这些蝇营狗苟的营生。这么多年了还是个校尉,成仙是一定无望了,只是还不知道要在这地府厮混多少日子。



蒲松龄听了杜子仁这番话,不由咂咂嘴。望了郭采真一眼,见他频频点头,表示极其赞同。蒲松龄想,这冥界太复杂,还是赶快把身上阴符去掉,回凡界做个乖巧的蒲松龄小朋友为妙。

说了一路,已经穿过了长满倒刺的小道,只见面前豁然开阔,二十几个并列的通道排在一起。每个通道的顶上都立着玄紫色的牌楼,按顺序写着“壹号”、“贰号”等等。牌楼下却是一间小屋,屋里点着荧荧的鬼火烛台,烛台旁或站或坐着一个阴司官员。

蒲松龄看了看,见那牌楼上的数字标到“贰拾”就没了。他疑惑的问杜子仁,“杜校尉,不是七十二司吗?这里看起来只有二十。是不是走错了?”

杜子仁摇摇头,回道,“这可不是七十二司,这只是阴符分发之处。每个进来的阴魂都要排队,重新校对验身,之后被置入阴符,再根据指令,前往七十二司中相应机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