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第3/4页





        虽然察觉到自己的心态不对,但是柳娇儿一时半会不想改。

        她挥挥手让陈大丫自己逛去,自己折返回去。

        堂倌看到柳娇儿又回来,上前弯腰问道:“姑娘可是忘了什么?我同姑娘再说一遍。”

        “不用了,我给你些银钱,你跑趟腿,替我把东西买齐了。”柳娇儿拿出二十两银子:“不拘价钱,东西得是最好的。关键时刻,那些都是救命的东西,省不得。”

        才到他大腿高的小孩子,一本正经的为着未来做规划。

        堂倌怜惜道:“姑娘可要再买一顶保暖的帽子。”

        柳娇儿摸了摸扎手的圆脑袋:“买。”

        “好嘞。姑娘尽管放心,我陈二在县上住了十多年,哪家货好哪家用料实,门儿清。”堂倌爽快道。

        再次上马车时,已是三天之后。大大的马车厢里,坐着十个女孩儿,她们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对前路的茫然和害怕。

        柳娇儿抱着大了一圈的包袱,往车厢最里面走去。

        她不晕马车,天气冷了,坐在最里面,也是最暖和。

        陈大丫咧着嘴,笑着对柳娇儿直招手。

        “妹妹快过来坐。”陈大丫发间多了支流苏莲花银钗,随着她说话时微微晃动。

        这支钗子,用去了柳娇儿借她银子的大半,但是她一眼看到了就很喜欢。

        她是夏天生的,听说当时她奶奶要给她取名叫陈荷花。但是,爹娘说女孩儿用不着有名字,她就只能叫陈大丫。

        陈大丫灿烂的憨厚笑脸,很是喜气。她也确实是个不招人烦,有眼色的姑娘。

        “妹妹,你坐垫子上,垫子软和。”陈大丫把自己坐着的软垫抽出来。

        “县令大人给你的,你就自己用。别辜负了大人对晚辈的看顾心意。”柳娇儿不动声色的环视一圈,眼神颇有威严。

        其中,坐在车厢门口,刚想出言挑事的一个小姑娘,立马闭上了嘴,低着头抱着包袱。

        县令大人啊,别说孩子听了怕,就是她们家中主事的长辈听了,也噤若寒蝉,不敢惹事。

        陈大丫崇拜的看着柳娇儿替她壮势,妹妹真厉害,一句话就把她们给镇住了呢。

        官道的路比乡间小路好走很多,只有偶尔一小段颠簸一下。

        一天下来,只有中午、晚上两个时间段停下休整。遇到路过的城镇,换些粮食蔬菜,便继续赶路,行程匆匆。

        从初秋到初冬,柳娇儿的大包袱越来越扁,宽大的衣服,渐渐变得合身,头发也长到六寸长,乌黑发亮。

        当马车驶进京城的城门后,传入耳中的喧闹声,一瞬间放大了许多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