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第2/4页





        “嗯,谢谢嫂子了!”李素兰把刘嫂子送出门后关上大门赶紧打开信封,口袋里只有几毛钱的她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不是她财迷,而是没有钱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信封里除了钱票之外还有工资条,上面写着赵明辉的基本工资有101块,其余的是补贴。李素兰一数,信封里有一百三十多块钱,还有一些票据,什么布票肉票之类的。

        这个李素兰知道,以前听老妈说过,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时什么都得凭票买,光有钱买不到东西。还记得老妈说猪肉只几毛钱一斤,一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只要三四十块钱,李素兰心想手上这一百三十多可是笔“巨款”。

        她把十张崭新的大团结放在柜子里赵明辉的军大衣里面收着,在抽屉里面翻了几张布票出来,拿上剩下的三十几块钱准备出去买内衣裤,在买点布做衣服。

        原主的几件夏装都是的确良面料的,估计还是要随军来专门做的,因为现在最时髦的面料就是的确良。在李素兰看来,的确良时髦却不实用,既不吸汗也不透气,穿着十分的不舒服,李素兰准备买点棉麻布自己动手做。

        第一次穿越前她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虽然毕业后是在某时装杂志做编辑,但手上的功夫也没拉下。

        李素兰把齐肩的短发扎成一把束在脑后,换了件长袖衬衣防晒,等会记着还要买顶草帽,外头太阳大着呢,她担心好不容易养白点又被晒黑。

        这时段正是买菜的时候,军人服务社买东西的家属挺多,李素兰看到这么多人买菜,就知道岛上军人随军家属的工作肯定不好解决,要不这上班的时点也不会有那么多家属来买菜。

        里面的军属李素兰一个人不认识,也省得不用打招呼了,她在福利社看了看,并没有布卖,难道买布还要出岛?她故意用浓重湘南口音的普通话让售货员帮取了顶草帽,付了款取草帽时,向售货员询问哪里有布卖?

        服务社的售货员都是军属,听到李素兰这么问,就知道她是才随军的家属,倒是挺热心的告诉她镇里供销社的位置,说那里有布卖,要不就得出岛去栈海市买。

        李素兰用蹩脚的普通话道了谢,戴上草帽去镇上。

        她前脚出门,后脚就有人问,“这新来的家属是哪个团的啊?”

        “不知道,前段时间我们一团的赵营长家属来了,扎了两根长辫子,又黑又胖,一顿能吃三个大馒头,不太像啊。”

        李素兰听到后面这句忍不住发笑,原主在老家时估计没有多胖,敢情是在部队被大馒头催肥的。

        出了军属大院,按照售货员指引的方向看到了镇政府,供销社,供销社旁边有岛上唯一的银行信用社,还有邮电所,不远处就是码头,码头上人来人往,十分的热闹。

        镇供销社卖布的柜台布花样挺多,还专门放了块牌子,上面写着“买的确良不要布票”。

        李素兰对的确良不感冒,只看棉布和麻布。棉布的花样挺多,李素兰买了一米五白底小碎花的,又买了一米二蓝底碎花的,准备做两件上衣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