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遇



自明州城外东去一千里,群山连绵不绝,碧海苍波,冥江河横跨南北两境,东临淮中平原,西接赤楚山脉,最终汇入南海当中。

        山河做天堑,一面是钟灵毓秀,俊采星驰的十四洲,一面是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东淮三十六国。

        北周境内十八城,分别由与高祖皇帝开国建朝的十八将治理,如今几十年过去,当年十数人齐心协力共斥外族的盛状早已不复存在,在外有敌国虎视眈眈,在内暗潮涌动,局势动荡之下,大部分人往往会倾向于明哲保身,或是乘上这趟浑水,借天灾**之际谋取盈利。

        唯有少部分人敢于暗流中逆向而行,去做那风雨到来时卷不走的石头,但往往他们的结局也都如沙砾一般,随波逐流,才能苟且偷生。

        东阳岳家却是那怎么都冲不走的石头。

        东阳城原先是北周最强盛的地方,后来到了岳道衡一代,便在十八城中没落了下来。

        因他早些年闯荡江湖,也染上了一身侠义气,众人选择明哲保身时,他偏要做那出头的鸟;众人反对的新政他硬要推行到底,也不怕自己的行为得罪了多少朝中权贵。

        等到十八城内讧时,岳道衡又公开表示反对态度,甚至当着众人的面,把其他那些试图拉拢他的城主骂了个狗血淋头,因此东阳岳家也自然成了北周内乱时第一个被架上刑场的“叛国者”。

        相传岳道衡的妹妹岳屏秋幼时被云游到北周的道人相中了根骨,带回去教习仙术,一开始众人忌惮岳家出了修仙者而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压。

        等到后来岳家没落了也没见岳屏秋回来挽救,大家也便消除了顾虑,吞并了东阳城的势力,将岳家灭了满门,唯余岳道衡的小儿子岳启因患病在外静养的缘故,逃过了一劫。

        追杀他的人见他在逃跑中落下了悬崖,考虑他不过是个几岁的小孩,百丈深渊掉下去定不会活命,因此省得查看,匆匆回去领赏了。

        ……

        沈珣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逐渐能下地,向来与沈稳交好的许清彦见他可怜又赠了些灵药,用了不过数日伤势便几近痊愈。

        沈稳解了他禁足的那天,沈珣好了伤疤忘了痛,大摇大摆地跑到酒楼里大肆挥霍了一场。

        虽总有些不长眼的拿沈珣被打一事来讥讽,他也只是照例摆出一副无所谓的笑脸,嘴上却毫不留情地都还回去,且往往堵得对方哑口无言。

        近日沈稳外出讲学,沈珣正好趁这趟时间赶着忙地花天酒地,除了练功,便是终日混迹在歌楼酒馆中,跳舞唱曲儿的姑娘见他生得俊俏,嘴巴又甜,有时得了些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会留他一份儿,沈珣收了东西,也便眯着一双笑眼,好姐姐好妹妹地喊着。

        旁人见了都说沈三公子实在是风流得厉害,也不知是不是身上带着商女之血的缘故,总归是不太体面的。

        这话传到沈珣耳朵里,他便直接找上门,下了战书,且最后往往能打得对方心服口服,再不敢胡言乱语。

        阳春三月,柳色如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