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并入-第4/5页
临河不缺水,就算干旱柳河也只是水位下降,靠山吃山,松山里物产丰富,怎么都饿不死,周围良田片片,想种粮食也有地方种,就算要扩大种植面积也不用开荒。
如今叶家村有八十二户人家,总共三百六十五位村民。
堂下众人听到叶父的话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起来,有些人想接收这三个村子,有些人不同意,生怕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生活又起波澜。
叶忠就是前者,他提高声音说:“咱们村有三百多号人,他们只有一百多,怕什么啊。”
后者以叶童生为首,他们认为外来的人太多,会导致村子变得混乱。
叶父任由他们吵了半天,直到堂下渐渐停歇,这才开口道:“日后总会遇上这种情况,要不要接收?如何接收?总得规定个章程出来。”
叶瑜说:“我觉得村子里进来些新鲜血液不见得是件坏事。”
这话一出,就连坚决不同意的叶童生都不由得点头表示赞同,别的不说,那三个村子里有不少人家是他们村的亲家。
看来接收别的村子并入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此时王树说:“咱们之前有处理投奔者的章程,只要稍微一改就能用到现在。”
王树说的没错,这两种情况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他们在集议上修改了先前针对投奔者的章程,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考察方法。
如果有超过一半的村里人不同意他们并入,那么他们就不能加入叶家村。
各种注意事项十分繁琐,叶童生带着学生们将其抄写在草纸上,三个村子各有两份。
有些人一看到纸上那些堪称苛刻的要求就退缩了,到最后选择加入叶家村的也不到一百,仅仅只有八十六人。
他们暂时住在两处围墙中间的地方,盖好的房子属于那种制式的,一家住一个屋,等正式加入叶家村的时候,便可以兑换水泥和青砖修建房子。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村里人的亲朋好友,因此前去帮忙的人很多,像是叶瑜家就帮着陈源,陈大夫和吴大夫三家安家。
陈大夫和吴大夫作为原先回春堂的大夫自然很受全村人的欢迎,就连两位郝大夫都前来帮忙了,因此他们很快就安顿下来。
这也是件好事,日后叶老太的针灸再不用叶海赶着驴车去接人。
三个村子之前的村长分别是沈复、赵二舅和邢小舅的大伯邢大福,如今一同并入叶家村,他们身上的职位自然是卸下了,不过叶父也怕自己猛上手管理不好,便给他们三个人又安了个名头,先过渡着。
让叶瑜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发展最快的竟然不是房子,而是儿女亲事!
但他又想了想,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同姓不婚是老律,而他们村子里几乎八成都是姓叶的,这些年来打光棍的不知凡几,这下终于有旁姓的人到村子里来,那些光棍们自然是动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