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凌波踏浪
东京汴梁!
大皇子赵恒站在阁楼之上,俯瞰着府里来来回回忙碌的下人,眼神虽还在此,但心早已不知飞向何处去了。
“殿下!今日听家父说,发运使陈大人不日就领兵平叛去了,官家还任蔡相和童大人来年联金伐辽,想必来年燕云十六州,皆尽归我大宋。”一阵悦耳的声音传来,来人正是李清月。
赵恒眼神并未有多少变化,只是平静的淡淡问道:“清月!李大人在那日朝会之上为何突然针对王大人,哎!可惜了王老一生尽忠,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家父并未多说,我也郑重其事的问过他,他只是说身不由己。我猜想可能是蔡相威胁于他吧。”李清月低着头说道,父亲此举的确让她这个做女儿的也感到惭愧。
“此时绝无可能如此简单,李大人乃是我未来岳父,蔡京没理由敢威胁他,联想到老三受伤,以及言希的死,这一切太过于巧合。我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况且近日各种调度,皆不合常,我心很乱。”赵恒一脸惆怅。
李清月上前,握住了赵恒的手温柔的说道:“殿下!不管如何!清月会一直陪着你。”
“父皇近年来频繁向各地征收花石纲,各地怨声四起,而各洲匪患还有叛军,父皇莫不关心,我担心上报而来的叛军信息,根本不像上面说的如此简单,还有金辽之战,我大宋与辽自澶渊之盟以来,一直相安无事,现如今童贯连金抗辽,我们甚至连金国人什么脾气秉性都不清楚,就与辽撕毁盟约实乃不智啊,万一......!万一我大宋军队北上如若不胜,金国会如何看我大宋,泱泱大国,打不过苟延残喘的辽国,那等辽国这等战略缓冲没了,昔日的辽便是今日的大宋。”赵恒一脸忧色说道。
“殿下!切莫想太多!童大人足足二十万大军,我大宋与辽交战即便不胜,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僵持不下。只要等金国灭了辽国,燕云十六州重归我大宋,可以燕云各洲为屏障,他日金国想南下,也得掂量掂量自身实力。”李清月说道。
“哎!但愿如此吧!”赵恒乃是已故皇后所生,自从赵楷母妃得势以来他就倍受宋徽宗冷落,虽是嫡长子但迟迟未被立为太子,甚至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可见他与赵楷的差别。
...
...
大内皇宫
“哼!王家查得怎么样了?”宋徽宗双目紧闭,语气略带不悦。
“陛下!并无太多发现!或许此事与王家并无关系。”杨戬躬身惶恐说道。
“朕默许蔡京与楷儿灭了王家满门,你告知朕此事与他们无关?”宋徽宗大怒。
太监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再激怒暴怒中的宋徽宗。
“陛下!奴才无能!”
“吴王之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如若不然!司礼监也是时候该换换人了。”宋徽宗余怒未消说道。
“奴才定当全力别查此事。”杨戬口头如捣蒜,他好不容易有今日成就,自然不愿就此被罢免,此事对一个帝王的诱惑自然不用多说,所以他才深感此事的棘手。
“滚吧!”宋徽宗大手一挥。
......
深山之中!
雾气弥漫的湖畔边,一名白衣白发气质飘逸出尘的年轻人正背负双手站在湖畔边,他发量极多,湖畔之上吹起了阵阵微风,带起了岸边几声竹响也吹起青年的发丝飘扬。
“希儿!今日为师便教你凌波踏浪。
”说罢!一道白影朝湖中极速飞去,身如魅影瞧不真切。飞至湖中心他就如此稳稳的站在了湖面之上,还好此处人迹罕至,若是被常人见此一幕,一定会三跪九叩。大呼仙人。
岸上的言希见此一幕,双手局促不知道该如何。
“哈哈哈!希儿!你把承山阴脉之气灌于双足。”紫阳就在湖面之上静静的注视着他,宛如看着学步孩童的父母。
由于腿还没有完全康复,言希行走之间还是能略见迟滞,他依言照做一步一步走向了湖面,踏上湖面的那一刻,他只觉踩中了什么软软的东西,他只好伸开双臂以此来保持平衡,湖面涟漪阵阵。
“静心!”紫阳只吐出两字,便闭上双眼,不再看他。
言希听师父之言,嘴里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站直了身子,双手也垂落了下去,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湖中心走去。身后依旧是涟漪阵阵,不过相比于之前好了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