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偶遇与杀人



此处是一个偌大的石亭,石亭的地面便是传送阵图,而在石亭一侧的地面上盘腿坐着一个黄袍少年。

黄袍少年闭目打坐,对赵喜的出现恍若未觉。

赵喜也见怪不怪,便大踏步的向亭外走去。

等到赵喜走后,那黄袍少年才扬起一边的嘴角轻蔑一笑。

“炼气二层就敢下山,真是不知死活。”

赵喜顺着崎岖的山路一直走了大半天才走出麒麟山外。

来到山脚下后,他回头望了望身后的麒麟山,不由感到一阵恍惚。

如今距离他第一次来到山门,已近四个月的时间了,赵喜也已经七岁了。

虽然此刻他看上去还是一个小小孩童,不过修士只论修为不论年纪,七岁的他已是炼气三层,如假包换。只不过此次下山前,他已将体内的部分灵力用锁灵禁封住了,所以之前那黄袍少年才误以为他是炼气二层。

下山之后,赵喜从储物袋中拿出本地的地域图册,在地图上找到了一个叫做黑蜂岭地方后,赵喜便沿着山路朝着东方行去。

文山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山岭,山中无人居住,倒是附近山村的猎户常来此山中狩猎。

某日晌午十分,大雨磅礴。

山岭中走来两个男子,走在前面的是一位鹤发老叟,跟在他身后的则是一个抱着书箱的瘦削青年。

老叟头发散乱,穿着青色的棉衣,不过此时棉衣已经湿透,青年则把外衣脱了包裹着书箱。

二人在山中转了半天,终于在山岭的西边找到一座可以遮雨的破败土庙,遥遥望去,只见那土庙中似乎还亮着火光。

二人刚走进土庙,便看到庙堂中正燃着一丛柴火。

此刻,一个身着麻布衣裳小少年正盘坐在柴火旁。

老叟有些惊疑,他见那小少年生的浓眉圆脸,双目十分明亮,头上别着一根竹簪,此刻正咧着嘴带着笑意的望着他们。

“老丈,快进来烤烤火罢。”少年的声音温和又响亮,像是夏日的风铃声。

庙中的少年自然便是下山不久的赵喜了。

话说他出了麒麟山后,一路向东,一连走了两日,路过此处正好赶上大雨,只好找到这处破庙暂躲一时。

老叟缓步走到火堆前时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赵喜。虽然他认为这么小的孩童坐此庙中多少有些不合常理,但少年偏偏看上去又十分和善,老叟倒也没有把他往鬼怪上去想。

“小友在此多时了?”老叟将身上淋湿的棉衣脱掉,问道。

“晚辈也才来没多久。”赵喜回到。

老者闻言望了望火堆中的柴木,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喜知道这老叟在想什么,毕竟眼前的木柴一看就是干的,若是像自己刚才所说突逢大雨,倒有些说不通了。

赵喜咧了咧嘴笑了笑,没做多余的解释。

“先入者为主,那老朽就厚着脸皮蹭一下小友的柴火了。”老叟只好朝着赵喜和善的笑道。

“老丈客气了,晚辈一个人在此倒有些害怕,老丈倒是替晚辈壮了胆,晚辈还要说声谢谢。”赵喜说着朝老叟作了作揖。

老叟见赵喜的作揖手势,顿时放下心来。

读书知礼之人,应不会是鬼怪之物罢。

“阿栓,把书箱拿来。”

老叟脱掉湿棉衣,从青年手里接过书箱,打开书箱仔细的检查书箱里的书籍。

好在书籍皆包裹在油布之中,安然无恙。

将书箱收好之后,老叟便和叫阿栓的青年顺便将棉裤都脱掉,摊在火堆前烤着,身上只穿着里衣。

赵喜试探着用灵力将二人探查了一番,发现二人身上并无半点灵力,应该都是寻常之人。

当然,也不排除二人修为远高于赵喜,但无论是哪一种,赵喜都没有离开的必要。

柴火噼里啪啦的烧着,老叟二人冻得有些发抖,毕竟此时正值深秋,本就天气寒冷。

赵喜见此,只好悄悄的朝着火堆中打入一股火灵力,火势便愈来愈旺,土庙内的温度渐渐上升。

只可惜庙前无门,火温被散去大半。

赵喜见那老丈坐在地上紧皱眉头,两只手不断地摩挲这膝盖和小腿。

“老爷,风湿又犯啦?”青年一边询问,一边挪坐到老叟身前,帮老者揉捏小腿和膝盖。

老者拂了拂散落的白发,长叹一声。

“老丈是回乡吗?”

赵喜见老丈有些佝偻,眼神也有些浑浊,整个人像是随时就要被风吹灭的烛火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