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雨暗荷华(六)-第2/4页





        曹擢冷道:“粮米?他们莫非还想让整个汴京的百姓冬日吃不上米不成?这不是祸乱民生吗?”

        祸乱民生?

        紫宸殿内户部尚书的那番言论犹在眼前,而在那些尸身尚未发现时,民间确实也流传出当朝气运之虑,只是当今朝廷并无确切说辞相镇压。如今看来,只怕也是背后布局之人诸多安排中的一环。

        新帝即位不足两月,能如此大费周折算计朝廷的,唯有那些前朝旧臣。

        手握一支人数不少的精壮武力,对户部官船到岸时间了如指掌,同时有能力控制汴京舆论的前朝旧臣……此人,真是不简单。

        “你可知如今的汴京城中,都有哪些实力雄厚、又处事低调的世家旧族?”

        “若论实力雄厚,马家、王家、曹家皆是世代簪缨士族,如今的皇后便是出自王家,但系蜀中旁支。而处事低调,程家、章家家学淳朴,族中子弟多成一方大儒,并不囿于当朝为官。只是若两者兼具……”

        他眉头紧锁,来回踱步,良久,方对上顾云淙的目光,道:“还真有一个,钱家。”

        “源起江南,家底深厚,族中人才辈出,祖上亦不乏官至宰辅、公侯相卿,更有御赐的丹书铁券。只是自前朝末年,钱氏渐将重心移至南方,当朝更无人入仕。若不是家母成日打听适龄女子,我现下也想不到他家。”

        “适龄女子?”

        曹擢无奈叹道:“那钱家小姐年方二八,正是芳龄待嫁,只是当今钱家家主眼光颇高,又极为宠爱这位独女,自去岁入京已相看近一载,光推掉的便有七八家了,是以到眼下还没能落地。而我虽无心婚事,奈何家中高堂不允……”

        他朝顾云淙揶揄道:“以大人俊才之资,想必近来亦为此烦心不矣吧。但好歹大人来去自由,并无人日夜叮咛,子隐艳羡不已。”

        “对了,还不知大人的字是什么?”

        顾云淙想了想,道:“时年。”

        “有何因缘吗?”

        “先母昔日所唤。我幼年失去双亲,及至弱冠并无父兄取字,便一直未对人道。”

        曹擢闻后,敛去笑意,曲身直膝,双手叠与胸前,郑重朝他作了揖,“子隐虽与大人相识不久,但深敬大人为人,子隐不才,若大人愿以兄友相待,子隐亦以大人为兄为友。”

        顾云淙认真打量起面前之人,修眉俊眼,气质飞扬,谈笑间志才匪浅,行动时矜贵有节。也难怪,似这般儿郎,方能在这滩浑水中,守住一隙微明。

        他亦起身回礼,“子隐兄言重。时年素性疏冷,半生伶仃,有兄友如斯,喜不自胜,何乐不为?”

        两人俱相视一笑。

        “所以钱家家主仍在京中?”

        “不止。就在今夜,这位家主还会在府上替小姐办生辰宴,在下虽不愿,但也有幸位于受邀之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