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雨暗荷华(四)-第4/4页
屏退朝臣后,赵煊将顾云淙留在紫宸殿东侧宫殿,平日为他起居及批阅奏折之处。经赐座后,内侍又奉上茶水,此时殿内总算比方才有了些暖意。
赵煊连日忙于朝政,虽面露疲态,见了他总算是有了些精神。
“方才你并不曾进言,可是想到了些什么?”
顾云淙欲起身行礼,被赵煊免了,遂安坐于扶手椅上道:“臣虽有疑,但事情尚未弄清,此时枉下结论为时过早。若陛下信任臣,臣定当竭力查清缘由,还众人一个交代。”
赵煊眼中含笑,“朕自是信你的。”
“另,还有一事,依户部王尚书所言,查清沉船事由、护送官船入京要紧,但臣以为,自南方筹粮之事亦不可忽视。”
“你是担心,若到冬日粮米不足,前朝之乱再度发生?”
顾云淙点头。
粮米涉及民本,一旦有伤,民心亦随之渐失,前有隋朝李密,后有刚覆灭的晋朝,无论原因为何,所带来的结果都是毁灭性的。
“好,朕会着人全力办好此事。”
两人又闲叙了几句。临走前,赵煊叫住了他,“云淙,朕令你寻的人,现下如何了?”
殿内人事皆静,隐约传来雨声,淅淅沥沥地落在屋檐上,大理石台阶闷声一滋,便无处可觅了。
顾云淙不会不知,这人指的是谁。
只是上首的君王越执于此事,他便越不会轻易透露。毕竟他答应过对他有养育之恩的、赵煊已逝的父亲,定会尽心辅佐,为其斩去烦忧。而那位公主,于至元帝而言,也只是前朝祸水。
“臣尚未寻到。”
赵煊虽状似不解,仍维持着帝王威仪,稍稍敛去几分神色,道:“朕知晓了。”
自紫宸殿离开时,皇后王氏正侯在殿外,金玉满镶的朝天髻下是张雍容明艳的面容,唇间一抹浅笑。
“顾将军匆忙入宫,想来并未备伞,来人,送将军出宫!”
“多谢娘娘,不过陛下已吩咐过了,就不敢劳烦娘娘了。”
王氏笑着相辞,随即便入了殿内,不久便传来几声君王笑语。
“大人,这边走。”
“好。”
伞骨上的雨脚像断线的珠子般嗒嗒打在脚边,看着空无一人的宫道,他忽而想起桐居内孤身一人的女子。
随即面上无端有了笑意,他不在的时候,她大约会自在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