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其他人的去向(杜樊川)(1)
“哇!你们真的太热情了!太多了太多了,真的是太好吃了,走的时候我能不能打包啊!”杜樊川嘴巴里塞得满满当当的,眼睛也眯成了一道缝。
“对了,你们这里这个什么招牌的团子实在太好吃了,里面还有满满的豆沙,怎么不见你们店里的顾客吃啊?”杜樊川一边吃一边问旁边满脸微笑,身上毛发繁多的几个人。
“哦,这个呀,这个团子叫做糯米糍耙,每年春节将至,我们这里的家家户户便要制作糯米糍粑。各家制的糍粑,有多有少,多的千余块,少有的百十块,味道也不同,而我们家的糯米糍耙可谓是我们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的存在,而那些没有种糯谷的农户,也要换点糯米制糍粑“跟伴”,自然味道也就差了点。
在乡下,糯米糍粑还用作耕牛的滋补之品。上春时,田尚冷,耕牛下田前,把糯米糍粑烤热,卷成鸡蛋大小一坨,中间包上菜叶,牛吃了可以御寒暖骨,犁起田来分外卖力。南乡一带,还流传着用糯米糍粑赶鸟的习俗。农历二月初一,南乡人当作鸟节,这天,家家煮糍粑吃,吃剩下的,切成丁块,串在竹枝上,插在田头地边,用来喂鸟,并边插边念:“鸟仔公、鸟仔婆,今天吃了糍粑坨,以后莫吃我的禾”。据说,鸟吃了糯米糍粑,嘴巴就被站住了,不会再破坏庄稼。
糯米糍粑,是桂阳农村的传统食品。制作简单,便于携带,易于贮藏,吃法变化无穷。因此,有人常把它比作为西方的“三明治”。
人们把糯米舂得雪白,用甑蒸熟,放在特制的石臼内,两个或三个年轻力壮的后生,手举捣棰,交叉冲捣,将蒸熟的糯米捣烂后,制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糍粑,细薄如烧饼,厚大如团箕,最大的一个要用上二十斤糯米。
所需的糍粑一次要制齐,平时很少制,一制糯米糍粑便让人觉得就要过年了。
糍粑制好后,摊上四、五天,晾干,置于缸内,用冬至水浸泡,至来年春夏不发馊、不长霉、不变昧。要吃时,临时捞上来,用清水冲冲即可。
糯米糍粑的吃法五花八门:油炸糍粑裹上糖,撒上芝麻,又甜又香,俗话说:“岳母娘爱郎,糍粑裹糖”;糍粑煮甜酒糟,又甜又软,吃后回味无穷;掺红茹或南瓜,煮成糊状,酥软爽口,易于消化;拌上豇豆焖熟,叠一叠,夹上豆腐乳、豆鼓辣子或几片咸茶,则又是另一种风味。
糯米糍粑的一大特点,就是吃时方便、省事。说其省事,比煮一碗面还简单。小孩上学、大人出工或远行,赶不回来吃饭,便揣上几个糍粑,烤热即吃,可以充饥。
我们虽然现在还没有到春节,但我们这里毕竟是乡下,所以一般有客人光临,我们都会拿出糯米糍耙来欢迎。”旁边带头的人一边指着糯米糍耙一边解释着。
杜樊川听得头头是道,他顿时来了兴趣,指了指旁边,问道,那这又是什么菜?一只鸭里怎么还有一些八宝粥里的五谷之品?真是又好看又好吃。”
“这道菜品叫做八宝鸭,也是一道名菜,因为看见客人你身型较为肥胖,担心你越吃越胖,但也猜到你喜欢吃肉,这道菜内部有着五谷料理,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而我们这八宝鸭是整只鸭子,一般都是用蒸制来做,与普通烤鸭不同的就是那油而不腻的感觉了。
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鸭肉性寒凉,性寒,味甘,咸,主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
鸭肉那是一个皮层酥脆,外焦里嫩、滋味鲜美,里面包着的糯米香得很呢。搭配上自己喜欢的八宝,可甜可辣味道好极了,吃过的都说好。
需要准备的食材:白鸭/肉鸭1只(4-5斤)、糯米250g、广式腊肠/猪里脊100g、鸡胸肉100、冬笋30g、干香菇30g、虾米30g、莲子30g、胡萝卜30g、咸蛋黄2个、生抽1小勺、老抽2大勺、细砂糖1/2小勺、香油几滴、水淀粉3大勺、姜10g、葱5g
【开始制作】第一步、先将以上的所有食材准备好,然后用电饭锅焖糯米、莲子,放少于平时焖饭的水,焖至八成熟。;第二步、等糯米煮熟后,里面拌入1小勺老抽、1/2小勺香油调味,准备广式腊肠、鸡胸、冬笋、胡萝卜、泡发的香菇和咸蛋黄均切成莲子颗粒大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