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中秋佳节



一班人根本没把刚才的事情放在心上,说说笑笑来到了大路上。这条路,只在早上有一班公共汽车从海边盐场发往市里路过三星镇和云阳县城,下午再回到盐场,平时有一辆手扶拖拉机都是稀罕事,所以这时候也谈不上影响交通安全。

让人奇怪的是,这天晚上的事情后来没有一点波澜,原因还是几年后才有消息传出,据说小岛上迁移户口的事情已经活动的差不多,关键时刻少惹事。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当时有人大喊大叫的,让小岛上人发现烟叶苗上面泥巴盖子被破坏,好在当时时间还早,而小岛上最不缺的就是泥土和水,小岛人忙活到了半夜,烟叶苗损失很小,这和胡方树他们恶作剧的心思大于搞破坏有关,如果扔了泥巴盖子再踏上几脚,结果又不一样。

事情已经过去,胡方树和顾财主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顾小爹照常上街摆摊挣钱,顾财主带着胡方树在家做秤,和以前正好调了个过。顾财主高兴在家跟胡方树一起干活,抽空还能出去转转,顾小爹家中有人生产秤,他摆摊还能跟沈大爷这个老朋友聊聊家常,钱又是一马收孤象,当然更是乐意。

胡小奶最近经常是吃饭时间才能看到胡方树,晚上也不见胡方树出去疯了,问儿子天天在忙什么,胡方树只是回答都是在顾财主家的,找到顾二哥和顾三哥一打听,知道儿子说的是实话,也就放下了心。

胡方树在顾家待的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中秋节前几天,要是不知道情况的人看到,还以为胡方树是做秤的,顾财主才是串门玩的。

刚开始的时候,胡方树见顾财主刨秤杆子,就拿过来试试,顾财主还教他注意事项,并且只让胡方树把秤杆刨成半成品,定型还是自己刨,怕胡方树刨怀了浪费材料,后来在顾财主自己干活没注意的时候,胡方树已经把一根秤杆刨好变成了成品,顾财主拿过去一看,成品跟自己刨的没区别,又让胡方树在自己监督下刨了几根成品,看着都很好之后再也不管。

秤杆子也不能无限制刨的,刨出来就要做成小秤,不然放的时间长了会变形,那就没用了。

所以没事做的时候,胡方树一边看一边问:‘这个是秤基,这个是千斤,那个是刀口,这个砝码,大钻是钻放千斤这个大孔用的,小钻是钻秤星这种小点用的,步弓是丈量距离,把每斤分成十两用的,还有这个秤的两头,看着亮晶晶的,原来只是罐头盒破开以后,内面当正面剪成条,然后敲出来的长圆筒包上去的。’‘刀口是十号铁丝敲扁了用平钢锉锉出来的’锉出够多的时候放在碳炉上烧红了放到水里,这叫蘸火。

小秤不管怎么说,就那么大点东西,刨秤杆是学这门手艺最难的入门基本功,对于顾财主说的,他学艺时候光刨半成品秤杆就做了四五个月才让顾小爹认为合格的事,胡方树没花一小时搞定,让顾财主一个劲的说,你家是木匠呢,要是我家也是木匠肯定不比你慢。

几天以后,当胡方树第一次组装好一杆小秤的时候,顾财主也没太惊讶。因为秤上的秤基,刀口,千斤,几样重要配件都是顾家做好的,还有秤星也是顾财主钻的,那个太精细,胡方树自己也没要求第一次就自己来。

直到中秋节的前两天,八月十三。顾小爹早饭后到后排屋转转,看到胡方树在干活,顾财主却在翻看小花书,【小花书:十七八公分长,十二三公分宽,以图画为主,下方配有文字说明,

又称,小人书,小画册。】顾小爹皱着眉头走了。下午的时候顾财主到了胡家,喊胡方树出去玩,还说顾小爹说了,家里秤做的数量已经足够多,暂时不用再做,可以玩好几天。

两人没能玩好几天,因为第二天上午胡小爹回来了,胡方树立即温顺了起来,中午吃了饭,主动背起背篓又出去挑猪菜。

晚饭时听到胡小爹跟上桌人说,二队抓阄还要等几天,要从比较乱的后边六队开始抓阄,大队和镇里要集中精力把事情办好,做到完成一队扫清一队,不留尾巴,工作先难后易,把较乱的生产队发现状况也好集中处理好,越往后工作才能更好做。

中秋节,是全国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也是小朋友盼望的节日,对于胡方树来说和其他当年的孩子一样,八月十四的晚上,跟弟弟胡方栋家前屋后的晃悠,话题不离去年,前年中秋节吃了什么好东西,做了几件新衣服,谈到吃过的好东西时,两人都听到了对方吞咽吐沫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