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基建始为患,实事求是靠边站-第2/3页
想当年说一不二,一口吐沫一个钉的自己,现在也学会了点头哈腰,满口应承,最后瞒天过海,自欺欺人。特别是最近的表现,尤为明显。
担任组长满打满算也三个月了,刚开始的时候,工作量的确蛮大的,也做得比较认真。工作内容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工作时间却明显下降了不少,原因有二。
其一,熟能生巧。有很多重复的工作,慢慢上手之后,自然越来越顺手,肯定节省不少时间。
其二,瞒天过海。这种工作通常都是领导突然安排的周期性比较长或者一次性的事情。开始时还会认真落实到每名骑手,而现在基本上一人全包,这正是我自己比较讨厌的一点。
站点每月都会进行一次骑手阅读须知签名,证明每位骑手已经认真阅读过那些条款和内容,组长负责监督和核对。骑手数量本来就很多,而且除了参加早会的那四五十人,其他的基本都在跑单,不是在送单,就是在接单的路上。根据领导总结的经验,先把早会人员核对完,再将剩余骑手逐个叫回,进行签署。
第一个月的时候,我本本分分,认认真真地去做了。断断续续磨蹭了五六天功夫才核对完成,一人不多,一人不少。只是在准备反馈上报给大BOSS时才发现,遗漏了在签名上摁手印这个事情。如果再挨个喊回来摁手印,这也得两三天才能落实。后来因为上报期限迫在眉睫,老王直接上手,五个指头在印泥的侵染下看起来血淋淋的,他毫不犹豫“啪啪啪啪”地摁在了那些骑手的名字上。让我比较惊讶的是,嘿,审核竟然通过了。
第二个月的时候,只需要早会的到场人签名,其余的签名,我对照着后台人员名单,一一补齐,跟着老王有样学样“啪啪啪啪”,齐活儿。这次花费的时间不过半天而已,也不再担心指纹和笔迹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用老王的话说:“那些流于形式的玩意儿,谁会看呢!”
这个月,就在前几天,也不用将阅读须知带去早会了。打印签名表,签字,画押,统统我一人承包。还真是贼当久了,胆子正了,步子稳了,甚至还开启了计时模式,整个过程不到二十分钟。害怕大BOSS怀疑作弊,故意等了两天之后才上报的。
内心虽然有些鄙视自己的行为,但同时也给自己找了台阶下:我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做的结果,流于别人的形式,好比拿着满分答卷的孩子满心欢喜地告诉爸爸妈妈,得到的却是敷衍了事的回应。为何不用形式应对形式,不走心就都不走心,门当户对。
另外,最近单量起伏变化很是捉摸不透,而且骑手人员流动也比较频繁,导致有很多需要不断修修补补的工作去做。其实这种工作难度并不高,只是太过琐碎,比较耗费精力和时间。
在一次每周例会中,站长给组长们分配了相应的工作,并将那种缝补工作交付于我,还特意询问了大家的意见,不强求,如果对安排有任何异议,可以提出来。或许是自己膨胀了,又或者是电影看多了(《黑金》里“谁赞成,谁反对”),竟然将这份工作默许到了自己头上。
应都应了,硬着头皮上吧。除了原则性比较强的,其他一律遵循形式主义的准则。能瞒天过海,暗度陈仓,偷梁换柱,以假乱真,绝不会实事求是地去落实。的确埋下了很多无足轻重的隐患,相必提高所谓的工作效率,都是浮云。
除此之外,我最近犯了一个原则性比较强的错误,就是因为步子迈得太大了。工作,可以敷衍了事,可以浑水摸鱼,但是玩忽职守,擅自离岗这种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读书那时候,逃课是常有的事情,还可以用“他还是个孩子呀”来开脱。如今自己已经将近三十岁了,还干出这种令人羞耻的事情。
那天答应了站长,在他和副站长去公司总部开会的时间段,我和另外一名组长两人配合着盯着后台,处理紧急情况。结果我这边突然有一件紧急且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只给搭档留了个口信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去了。后来站长有意无意提起这件事情,看在我平时表现不错和突发事件的重要性,没有再多说什么。只要求我以后不管干什么去,好歹发个微信知会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