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笼9兽穷其尽,妄破囹圄细数招-第2/3页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站长的脸上瞬间爬满了尴尬二字。再看副站长,也埋头趴在电脑前敲着键盘,噼里啪啦地不知道在写什么。王哥则在另外一台电脑前,两眼直勾勾盯着电脑屏幕。
突然想起来,之前提到过的站长助理,也在六月三十号最后一天,离开了站点。
环节三:臭皮匠发言。
这次会议是针对组长召开的,自然我们这几个新组长是“核心”人物。核心人物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要表达自己对待该问题的看法。
夜班三组组长因为站位的劣势,被老板第一个点名,接着各组长逆时针挨个发言。我这心头一松,长吁一口气,有舍有得啊,还好刚出去搬凳子带来好运,坐在这个绝佳位置,可以最后“上刑场”了。
夜班组长也是个狠人,他直接就事说事,也算是用心了。他放狠话前,先巧妙地降低了危险系数:“这只是出于为工作考虑,并不是针对站长和副站长。”接着他说出了一个我早都暗自抱怨,但没有勇气说出来的一个重点:在拉新问题上,站长和副站长不进行详细筛选,只要是个人,都要留着,不管这个人想不想长期从事美团配送,适不适合这份工作。有时候,还真是这样。再次强调,我并不是一个带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的人。有些刚入职的骑手,从我的审核要求来看,明明不适合跑单,可是站长和副站长还是将他们留了下来。有那些脾气暴躁且屡教不改的;有大字不识一个,简单的APP考试还是别人代劳的;有骑电瓶车三天两头刮这个蹭那个的;最不能忍受的是没有任何缘由,就不说实话撒谎骗人的(这个简直是奇葩,也算是我见到的独一个,有机会要给他单独写个故事)。
轮到早班组长,他才当组长不到两周,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多么深入的了解,也不能干瞪眼,只好陈述了每日工作内容。
中班四组组长,我徒弟。我三月底入的职,四月中旬开始尝试担任组长,在管理层可以说是萌新中的萌新,我徒弟就更别提了。但是他让我刮目相看,提出了一个还算关键的点:短期工,好多人都是被逼的走投无路才跑美团配送,用来维持生活,起个过渡,当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时,自然要离开。我一直不愿意去想这个因素,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啊,只是这个过渡有点长罢了。
老王的话,虽然也是组长,但在老板眼里,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自然而然跳过了这一环节。
我的“上家”,新晋候补组长,也才被拉过来当组长的,正在学习各个环节的工作,也没有发表意见。
最后轮到我的时候,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竹筒倒豆子似的,把看法一股脑说完,反而给他提出了好多问题。一是当时不知道他是大老板,看不惯这种会议氛围,他凭一己之力把整个环境压嘚死气沉沉的,我不服;二是因为真的有些问题需要解惑,比如美团计算的最右人效为什么是二十八,还有美团专送、众包和乐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环节四:高人指点。
不得不说,老板就是老板。
对于夜班组长所说的招聘人的时候来者不拒,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因为我们只有尝试了,才知道结果,而且每个人开始跑单的时候都有一周到两周的考核,适不适合,该不该留,考核期间,一目了然。我们只看到多数不适合的,却没看到那些少数选择留下来的。尽管留下来的时间并没有一年两年那么久,三五个月也算是不错的骑手了。
对于短期工,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人事为了拿到每月的绩效,自然教导每个前来入职的骑手要告诉站点,他们是长期干的,可具体有多长,嘿嘿!为了招架这种招聘部人事从中作梗的招数,公司最近开始尝试才去入职前额外签署一份声明来应对。
对于我提出的问题,老板也三言两语解答的明明白白:至于人效,是根据单量和单价结合出来的,也是配送能力和骑手工资的一种体现,西安,二十八的人效每月拿个五六千的工资也算基层中的中上游了;而专送、众包、和乐跑,则是内部的良性竞争,即能起到市场细分的作用,又能起到扩大市场的作用。而且以后为了稳定和均衡骑手收入,还会推出新的配送方案——“新动力”,目的就是减少头部骑手和尾部骑手的数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