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能打包的盒饭



之前的饼摊,攒下不少熟客。

        而且邀仙楼实行倒班制,早点和午餐各一组员工,开门更早。

        去书院的孩子、去码头做工的苦力、甚至通宵未眠的人,都爱在更深露重的清晨,来这吃口热乎的暖胃。

        一楼的布局完全仿照大学食堂的样子。

        用琉璃瓦做柜台面,金属的餐台上有凹槽,里边的长盘随时能撤下、补上。

        餐台上还有细孔,天冷的时候往里灌热水,能给食物保温;天热往里倒深井水,又能给食物降温。

        两侧还有排水装置,不怕水多溢出来污染食物。

        柜台里的人分两种,黑色工作服外,套着白色帽子、围裙和套袖的,是专门负责打菜的。

        最右两侧靠边站的,那俩白色工作服外穿着黑色挂脖围裙的是专门负责收钱的。

        这样安排,干净又卫生。

        屋里分为三个档口,煎饼和鸡蛋饼是第一个,然后是包子和馒头,最后是各类粥、豆浆和豆腐脑。

        小咸菜被单独设置在边上,由专人看管,花二文钱就能得一个小碗,能装多少全凭自个本事。

        回头客多,大家还是选择老三样。而且这个点人少,不用排队,那些新产品根本无人问津。

        卯时刚过,煎饼前边,已经排成长长的队伍。

        着急去书院的小童等不得,无奈去旁边买了两个肉包和一个菜包。

        他拿到手先惊了一下,随后赶时间,捧着油纸边跑边吃。

        排在末尾的一看成□□头大的包子,突然就动心,也不想再排了,径直去旁边买包子吃。

        肉包子才四文,两个肉包配一碗豆腐脑跟煎饼一个价。

        况且包子个头大,豆腐脑给的足,这样一份,大人也能吃饱。

        于是那些不爱排队的纷纷开始探索新花样。

        肉包子分为红烧肉的、鸡汁的、羊肉萝卜三款。

        包子面上36个褶皱均匀分布,红烧肉的汤汁浸透包子皮,带着红色的油点。

        软软的外皮里裹着软糯的肉丁,双层柔软突破人们对包子馅的刻板印象。

        红烧肉单吃都觉得喷香软绵,咸香鲜甜。包成包子后,对于常年吃不到油水的百姓来说,猪肥肉的油脂香格外诱人。

        鸡汁包咬一口,汁水充盈,里边鸡汁满溢,香得满嘴油。

        羊肉萝卜包子是戎卢最常见的口味,吃多了,对味蕾的刺激就远没有前两种惊艳。

        其实它的味道最为鲜美,羊肉的香味和萝卜的甘甜相得益彰,把肉馅的嫩香发挥到极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