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匡济之才



        “如果我朝失去了袁督师,接下来,您认为谁才有他那般的匡济之才?”

        问一个刽子手这样的问题,用一句著名的台词评论:脑袋是坏掉了吧。

        但是古代就是这样的奇葩,周文王曾经就问过一个钓鱼的国家大事。

        然后直接把这人带到了朝廷作了股肱之臣。

        这与我们现在某些领导为了利益只用身边的人、只用有关系的人还先进了那么一丢丢。

        其实明代崇祯年间,虽然接近崩溃,可是与别的朝代不同的是,战斗力依然是非常强悍,出了不少牛人。

        叛徒吴三挂就不用说了,他之前的曹文诏、洪承畴、左玉良、卢象升、孙传庭都是猛人。

        有这么多猛人的明朝依然以加速度的趋势坠落下去,归根结底不是因为人材,而是因为经济。

        宋朝虽然军事不行,到处受欺负,可是经济发展很好,所以内部都是小问题,外患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明朝经济出现了问题,首先粮食供应出了问题,然后出现经济问题后,国家不但没有扩大投资保就业还直接象企业一样裁减机构,把全国的驿站都裁减了诸多。

        想不到的是驿站下岗职工里有一个牛人直接开始了造反模式。

        这个牛人就是后来直接让朱由检自挂东南枝的李自成。

        对于这个直接问人的问题,熟读历史的于天明当然不用思考就能答上来。

        “我认为卢象升、洪承畴、左玉良、曹文诏等人皆是栋梁之才。”

        “先生以为杨鹤怎么样?”

        于天明说出了这四人的名字,让张雨除了惊讶还是惊讶,这个年轻的屠夫,想不到还有这样的识人之明,在他和张皇后看来,这几个人都是备选对象,他一个屠夫,怎么也会对事看人这么清楚?莫非这就是隐在民间的大才?接下来的问话,他就客气恭敬了许多。

        在这个朝代被称为先生,那是相当被尊敬的。

        接下来的回答更让张雨惊得眼看眼珠子掉了出来。

        “杨鹤这个人,其实是无用的人一个,所谓书生误国,他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在朝内,杨鹤这个人上升势头很好,很受皇帝青睐,但看人度事毒辣的张皇后却认为,这个人其实并不可用。

        张雨也有点不服,他也认为这个人很正直,很有思想,是一个可用之材。

        看着惊讶的张雨,于天明笑了笑,不知先生看过西游记吗,那时的西游记还没有大规模流行,但是书已经出来了,要想看也并不难。

        “我看过,这是国家大事,给那个神话故事可有半点瓜葛?”

        “大有关系......大有瓜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