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萧家学堂
    
此次赵家登门拜年的是子氏姐夫家,也就是兵部郎中李正伦。
        李正伦有五子三女,除五子早夭外,单是他与结发妻子子氏,就养育有四子一女,如今四子都已考取功名,定下婚事,就连唯一独女,也到了及笄的年纪,如今正在相看合适的哥儿。
        李家与赵元佑几人同龄的人不多,即便是有,赵元佑都不愿意过去,巴不得坐在赵康身边,能叫自己的小脸少受点罪。
        李正伦也知自家子女的脾气,毕竟都大了,总不好去叫他们看孩子,好在妹夫家的都养的极为规矩。
        “妹夫,听闻元时来年就要参加县试了?”李正伦自己就是科举出仕,当年殿试时得了第二甲第六名的成绩。
        “姐夫说的无错,元时他确实是要下场试试,看看这些年的学问学得如何。”赵康少年时不喜读书,是被老伯爷压着读,最后也就考了个同进士。
        同进士要放在僻远地方倒还说得过去,可在这偌大的京城,那就不够看了。
        赵康任管官职后颇为后悔,可世上又没有后悔药,只能尽量不与他人说起。
        如今赵康就等着自家的嫡长子给他扬眉吐气呢。
        李正伦问:“县试转眼即到,元时是准备回籍考,还是留在京城?”
        “回籍。”赵康本意是叫赵元时留下的,可赵母说祖宅哪儿许久不回,身为长房嫡孙,赵元时应该回去看看,拜祭先祖。
        李正伦也是知根底的人,听了这话也不多问,反而问起赵元佑与赵元嘉两个,问他们是不是要去学堂启蒙了。
        “姐夫说的不错,佑儿与嘉儿两个会去萧家开办的学堂,眼下就等着年过完了。”
        李正伦道:“萧家的学堂还算不错,只是里面读书的多是有功名在身的举子,佑哥儿跟嘉哥儿两个不过在五岁的孩童,此次萧家怎么就点头答应了?”
        赵康道:“姐夫有所不知,此次萧家后生里也有几个刚满五岁的孩子,萧老便想着给几个后生找几个同龄的孩子一起读书,这样也能有个伴。”
        赵元佑听着这对连襟说话是真的觉得心累,虽说两个人官职相差不大,但他便宜爹有爵位,李正伦家没有,以至于李正伦每每都拿科举来说事。
        他听得都嫌烦。
        偏偏赵家在京城没什么亲戚,数来数去,也就是有一两家罢了。
        归根结底,赵家的人脉不在京城,在定北才是。
        当今陛下好不容易将兵权收到手里,又将那些功高震主的圈在京城,想举家回定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康等人在李家用了午膳后不久就回府了,回府后赵元佑就在庭院里练功,出了一身汗后,去沐浴更衣。
        晚上用饭时,林氏给赵元佑夹了块鱼肉:“等过了年,你父亲便会叫你们兄弟俩去萧老府上的学堂读书,到了哪儿,你行事可不能再跟家中这般不顾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