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品牌-第2/2页
如今羊城大部分未开发,厂区离布料市场也不远。在沈瑜的鼓动下,刘湘引领一大批原雨花服装厂的女工进了晚夏服装厂。
众人在新的服装厂里赶制着外贸订单。夏琬坐在办公室里一边翻译全英文的说明书,一边思考西装品牌的事情。
做西装品牌,并不是夏琬的冲动之举。
首先,做服装批发,虽然现在的行情好,但终究是薄利多销,一件衣服的利润空间有限。做品牌,能自主定价,而后更可以开发品牌的附加值。一件衣服的成本价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也不过几十块上百块,但是加上了知名品牌的前缀,身价立马翻倍,动辄几千几万,这就是品牌溢价。
其次,夏琬选择做西装,是在考察了一圈市场行情后作出的决定。如今是九四年,穿西装打领带的基本是有钱人,受香江电视剧电影的影响,镜头里富豪的出现总是西装革履,手拿大哥大。
比起后世老板们偏爱的休闲着装,一身精致的西装三件套更显体面和身份。因此可以见到社会上的男士多爱西装打扮,连女士西装都流行大垫肩或宽肩款式。所以做西装,能做大范围内覆盖中等水平至高收入群体。
所谓赚钱,赚富人的钱比赚穷人的钱更快。
但现在面临两个实际的问题,一,改善西装的生产力,如果只靠人工,不能机械化生产,是没办法实现营收的。二,如何打响知名度,正如程远景所说,市面上的西装品牌不少,为什么一定要选晚夏。
第一个倒好解决,如果不是当初想办法改善打枣机,夏琬也不会碰巧从维修师傅手里知道雨花服装厂当初因为冒进购买了一批外国机器,结果因为不会有一直闲置。这倒是趁机捡了个漏。
第二个知名度的问题,更是好说,什么方法能快速让全国人民知道一个品牌,莫过于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只是这打广告的钱,有点棘手,因为夏琬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夏琬主动接了两条外贸订单。
这年头最赚钱的生意之一就是外贸出口,这会的外汇差价大,加工一条牛仔裤的利润能有二十五块!比起后世一条裤子只能赚两块的时代,现在的外贸订单,简直就是在捡钱。五万条外贸订单,也就意味着一个月的利润能有一百多万。
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据夏琬的记忆,今年的央视招标会即将启动,但是最后的成交价高达三千万元。以晚夏服装厂现在这个盈利远远不够,即便开两条生产线,一个月五百万营收,赚够三千多万也要半年,但不是每个月都有外贸订单。
同时,时间不够了!因为招标举办的第一年,许多企业比较犹豫,但当得标后的品牌广告在央视黄金时间段播出的时候,该品牌的营收直接翻了一倍,以至于第二年的标金高达六千万!如果等到第二年去投标,成本会增加一倍。
招标会十一月会在京城举行,现在已经五月底。五个月时间如何赚够三千多万,夏琬此刻也头疼,赚钱不是难事,难的是跟时间赛跑。
本章完